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动态>>
民生动态
今年在保障改善民生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解读
发布日期:2025-03-05
 

  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并答记者问。

  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推出不少新的举措,这方面老百姓都非常期待,能否把主要的方面做一些梳理和解读?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许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都是老百姓期待的。报告提出的措施内容丰富,包括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抓好校园学生餐和平台外卖安全监管等。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

  沈丹阳列举了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解读:

  在促进就业方面,报告提出加大资金资源统筹力度,重点支持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和群体,如解决1222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让毕业生早就业、家长早安心。现在是3月,高校毕业生正值求职季。3、4月有“金三银四”之说,各级政府要组织好、服务好用人单位春招,该花钱花钱,该宣传推广就宣传,目前已有一些计划和安排。对脱贫人口、农民工等群体要继续加强帮扶。针对结构性就业矛盾,今年将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结构性就业矛盾,即一方面有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有些岗位找不到合适人员。比如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岗位紧缺,大数据、人工智能操作技能人员以及新能源汽车设备维护人员也短缺。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此外,要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技能收入不应低。今年我们将在就业促进方面下功夫。

  在社会保障方面,报告提出一系列增加财政补助的措施。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670元提高到7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99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也将提高,惠及3.2亿人。对低保、残疾等困难群体继续加强帮扶救助。这些措施需要财政投入,今年投入力度空前,群众受益面广。虽然花费不少,但非常值得。

  针对“一老一小”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对老年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人照护,加大老年助餐服务支持,加强老年医学建设和适老化设施完善。对儿童,发放育儿补贴,发展托幼一体服务,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这些措施广受欢迎和期待。

文章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智库动态
今年在保障改善民生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解读
发布日期:2025-03-05
   

  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并答记者问。

  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推出不少新的举措,这方面老百姓都非常期待,能否把主要的方面做一些梳理和解读?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许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都是老百姓期待的。报告提出的措施内容丰富,包括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抓好校园学生餐和平台外卖安全监管等。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

  沈丹阳列举了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解读:

  在促进就业方面,报告提出加大资金资源统筹力度,重点支持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和群体,如解决1222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让毕业生早就业、家长早安心。现在是3月,高校毕业生正值求职季。3、4月有“金三银四”之说,各级政府要组织好、服务好用人单位春招,该花钱花钱,该宣传推广就宣传,目前已有一些计划和安排。对脱贫人口、农民工等群体要继续加强帮扶。针对结构性就业矛盾,今年将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结构性就业矛盾,即一方面有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有些岗位找不到合适人员。比如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岗位紧缺,大数据、人工智能操作技能人员以及新能源汽车设备维护人员也短缺。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此外,要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技能收入不应低。今年我们将在就业促进方面下功夫。

  在社会保障方面,报告提出一系列增加财政补助的措施。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670元提高到7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99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也将提高,惠及3.2亿人。对低保、残疾等困难群体继续加强帮扶救助。这些措施需要财政投入,今年投入力度空前,群众受益面广。虽然花费不少,但非常值得。

  针对“一老一小”问题,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对老年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人照护,加大老年助餐服务支持,加强老年医学建设和适老化设施完善。对儿童,发放育儿补贴,发展托幼一体服务,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这些措施广受欢迎和期待。

文章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