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张志明: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重大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0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准确把握“第一个确立”背后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对于增强对维护领导核心权威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提升维护领导核心权威的定力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课题。

  一、维护党的领袖权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维护党的领袖权威问题至关重要。国际共运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权威,就必须确立和维护党的领袖的权威,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

  马克思曾经形象地指出,“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他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指出革命胜利后组织新政权、维护新政权、建设新政权都需要权威。

  恩格斯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在革命胜利后忽视必要的集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的领导核心,他在1873年发表的《论权威》一文中感喟:“难道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公社把这个权威用得太少了吗?”他形象地说,“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他认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恩格斯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革命实践中,始终把自己放在马克思之后,把马克思比作“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并自谦地说,自己“就是拉第二小提琴”,以此来突出马克思在无产阶级政党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列宁也高度重视维护党的领袖权威。1900年,他在《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中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多次明确强调,作为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要重视维护党的领导核心。1920年,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专门论述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指出:“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这都是起码的常识。”同时,列宁还特别指出要防止攻击甚至否定领袖贡献的倾向,相反,必须要牢固树立工人阶级的领袖权威和政党形象。十月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以列宁为政治领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

  与传统学者仅仅从服从角度研究权威不同,马克思主义从权威关系的主体和客体角度研究权威,使人们对权威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和科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权威是权力和威望两者的有机结合。权威更多强调自觉性服从,权威意味着在服从的同时保持自由。另一方面,强调权威与民主间相互不可分离的性质,而且进一步阐明了权威应当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权威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维护领袖权威必须反对党内派别活动,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列宁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坚决反对一切不利于党的团结统一的党内派别活动,指出“任何派别活动都是有害的,都是不容许的”。他特别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重中之重是遵守“铁一般的纪律”,党的纪律是保证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

  二、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党在不同时期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表明,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有权威的中央领导集体,是党在不同时期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保障。

  对于党的领导核心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曾经旗帜鲜明地指出,“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不,只有一个核心”,他强调“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但在“两个维护”问题上,我们党也经历过曲折的历史。

  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党的事业屡遭挫折和失败,与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有直接关系的。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渐成为党中央实际的领导核心。邓小平曾回忆,那个时候,在重要问题上,大多是毛泽东出主意,其他同志同意的。但当时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上的领导核心地位,相当长时间内没有明确的理性上的认同、制度上的维护和组织上的认定,因而,我们党先后遭遇了两次大的挑战。一次是长征路上,张国焘试图要挟和控制党中央,使党和红军面临分裂的危险。在反对张国焘分裂党的斗争中,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得到巩固。另外一次是1937年王明归国后的种种做派,使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发生动摇。在1938年9月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要“以毛泽东为首”的重要指示,同时,毛泽东郑重提出“四个服从”作为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规范。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党中央战胜了错误的领导,确立了正确的领导。自此,毛泽东成为党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也开始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全党和党中央的领导核心确立之后,如果不予以明确维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不能得到贯彻执行。这是当时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宝贵结论。党中央果断采取了两个方面的重大举措。一是1942年9月,党中央颁布《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在组织制度上明确提出建立一元化领导。194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确定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为主席制,政治局推定毛泽东为主席;规定中央书记处是根据政治局所决定的方针处理日常工作的办事机关,并决定毛泽东为书记处主席,所讨论的问题“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更加明确地指出,“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二是在思想理论上,开展了整风运动。经过延安整风,从中央领导层到全党都“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的路线的正确性”,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地、深入地被广大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这些重大举措,最终在党的七大上得到全面确立,毛泽东当选为党的主席,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更加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此后,中央还颁布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等多个制度性规定,确保了党中央权威和毛泽东同志的核心地位。正是因为有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毛泽东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我们党才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我们党领导人民短时期内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既有加强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有益做法,也有以苏联为鉴的一些探索和尝试;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值得汲取的教训。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和发展成就,并就维护领导核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反思,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进展。邓小平曾经强调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但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党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存在的宽松软问题,这也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明确提出“两个维护”重大课题并作出一系列重要安排的鲜明问题导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面对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我们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一个坚强有力的党中央。因此,新时代我们党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党史上的经验教训,在“两个维护”问题上作出了明确宣示。一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这是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政治保证。二是提出党中央必须有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要求全党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鲜明指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

  当前,我们党已经把“两个维护”上升为制度规定。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2017年,党的十九大修改的党章明确规定,“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2018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总则部分旗帜鲜明地写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在党规中第一次完整地表述“两个维护”。2019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明确了“两个维护”自身的内在关系。这些表述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两个维护”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清晰。

  三、维护好领导核心权威将释放巨大的党的领导制度效能

  维护好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因为,“两个维护”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两个维护”特别是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所维护的是党的领导的权威,是党的领导制度的权威,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权威,是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的权威。

  党中央把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否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特别是自觉做到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决定了新时代能否做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也就决定了新时代能否发挥好党的领导的最大制度优势和提高党的领导的制度效能。

  新时代做到“两个维护”特别是做到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的根本保证,是党的正确决定得到快速有效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是党的全面领导能够落地生根的强大政治资源和政治优势,将释放巨大的党的领导制度效能,为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提供制度保障。一是能够形成更强大的先进的现代新型政治权威,更好保证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二是能够更好地保持党和国家长期的政治稳定,不断巩固和坚定全党全国的战略定力,不断沉淀和养成“四个自信”的深厚底蕴,越来越多地增强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可预期性,从而越来越赢得世界各国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信赖和尊敬,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越来越好的外部环境。三是能够更好地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并保持连续性。这是我们制度越来越成熟的标志,也是制度优越性越来越充分发挥的体现。四是能够更好地做到决策科学而高效。五是能发挥更强大的政治动员功能,通过党强大的组织体系,保证政令畅通,上下同心,执行有力。

  正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主动作出“两个维护”一系列重大安排,确立并不断巩固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一段时间以来党的领导宽松软的状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党的领导核心权威历来都是我们党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绝不能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犯颠覆性的错误。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核心权威必须成为全党同志的高度政治自觉。坚决维护领导核心权威绝不是搞个人崇拜。党的领袖权威表现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靠的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表现在活动方式上是靠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表现在决策方式上是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调查研究和群众路线。党的领导核心权威,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最大责任和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大无畏精神,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伟大情怀,是人民领袖的思想魅力、人格力量、丰功伟绩、崇高威望,是与民主集中制高度一致的权威。因此,领导核心的权威和形象,对外就代表了全党的权威和形象,就代表了党中央的权威和形象。

(作者:张志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张志明: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重大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0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准确把握“第一个确立”背后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对于增强对维护领导核心权威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提升维护领导核心权威的定力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课题。

  一、维护党的领袖权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维护党的领袖权威问题至关重要。国际共运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权威,就必须确立和维护党的领袖的权威,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

  马克思曾经形象地指出,“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他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指出革命胜利后组织新政权、维护新政权、建设新政权都需要权威。

  恩格斯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在革命胜利后忽视必要的集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有权威的领导核心,他在1873年发表的《论权威》一文中感喟:“难道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公社把这个权威用得太少了吗?”他形象地说,“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他认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恩格斯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革命实践中,始终把自己放在马克思之后,把马克思比作“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并自谦地说,自己“就是拉第二小提琴”,以此来突出马克思在无产阶级政党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列宁也高度重视维护党的领袖权威。1900年,他在《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中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多次明确强调,作为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要重视维护党的领导核心。1920年,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专门论述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指出:“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这都是起码的常识。”同时,列宁还特别指出要防止攻击甚至否定领袖贡献的倾向,相反,必须要牢固树立工人阶级的领袖权威和政党形象。十月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以列宁为政治领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

  与传统学者仅仅从服从角度研究权威不同,马克思主义从权威关系的主体和客体角度研究权威,使人们对权威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和科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权威是权力和威望两者的有机结合。权威更多强调自觉性服从,权威意味着在服从的同时保持自由。另一方面,强调权威与民主间相互不可分离的性质,而且进一步阐明了权威应当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权威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维护领袖权威必须反对党内派别活动,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列宁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坚决反对一切不利于党的团结统一的党内派别活动,指出“任何派别活动都是有害的,都是不容许的”。他特别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重中之重是遵守“铁一般的纪律”,党的纪律是保证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

  二、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党在不同时期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表明,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有权威的中央领导集体,是党在不同时期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保障。

  对于党的领导核心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曾经旗帜鲜明地指出,“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不,只有一个核心”,他强调“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但在“两个维护”问题上,我们党也经历过曲折的历史。

  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党的事业屡遭挫折和失败,与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有直接关系的。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渐成为党中央实际的领导核心。邓小平曾回忆,那个时候,在重要问题上,大多是毛泽东出主意,其他同志同意的。但当时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上的领导核心地位,相当长时间内没有明确的理性上的认同、制度上的维护和组织上的认定,因而,我们党先后遭遇了两次大的挑战。一次是长征路上,张国焘试图要挟和控制党中央,使党和红军面临分裂的危险。在反对张国焘分裂党的斗争中,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得到巩固。另外一次是1937年王明归国后的种种做派,使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发生动摇。在1938年9月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要“以毛泽东为首”的重要指示,同时,毛泽东郑重提出“四个服从”作为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规范。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党中央战胜了错误的领导,确立了正确的领导。自此,毛泽东成为党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也开始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全党和党中央的领导核心确立之后,如果不予以明确维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不能得到贯彻执行。这是当时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宝贵结论。党中央果断采取了两个方面的重大举措。一是1942年9月,党中央颁布《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在组织制度上明确提出建立一元化领导。194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确定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为主席制,政治局推定毛泽东为主席;规定中央书记处是根据政治局所决定的方针处理日常工作的办事机关,并决定毛泽东为书记处主席,所讨论的问题“主席有最后决定之权”。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更加明确地指出,“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二是在思想理论上,开展了整风运动。经过延安整风,从中央领导层到全党都“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的路线的正确性”,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地、深入地被广大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这些重大举措,最终在党的七大上得到全面确立,毛泽东当选为党的主席,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更加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此后,中央还颁布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等多个制度性规定,确保了党中央权威和毛泽东同志的核心地位。正是因为有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毛泽东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我们党才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我们党领导人民短时期内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既有加强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有益做法,也有以苏联为鉴的一些探索和尝试;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值得汲取的教训。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和发展成就,并就维护领导核心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反思,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进展。邓小平曾经强调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但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党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存在的宽松软问题,这也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明确提出“两个维护”重大课题并作出一系列重要安排的鲜明问题导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面对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我们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一个坚强有力的党中央。因此,新时代我们党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党史上的经验教训,在“两个维护”问题上作出了明确宣示。一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这是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政治保证。二是提出党中央必须有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要求全党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鲜明指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

  当前,我们党已经把“两个维护”上升为制度规定。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2017年,党的十九大修改的党章明确规定,“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2018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总则部分旗帜鲜明地写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在党规中第一次完整地表述“两个维护”。2019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明确了“两个维护”自身的内在关系。这些表述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两个维护”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清晰。

  三、维护好领导核心权威将释放巨大的党的领导制度效能

  维护好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因为,“两个维护”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两个维护”特别是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所维护的是党的领导的权威,是党的领导制度的权威,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权威,是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的权威。

  党中央把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否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特别是自觉做到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决定了新时代能否做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也就决定了新时代能否发挥好党的领导的最大制度优势和提高党的领导的制度效能。

  新时代做到“两个维护”特别是做到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的根本保证,是党的正确决定得到快速有效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是党的全面领导能够落地生根的强大政治资源和政治优势,将释放巨大的党的领导制度效能,为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提供制度保障。一是能够形成更强大的先进的现代新型政治权威,更好保证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二是能够更好地保持党和国家长期的政治稳定,不断巩固和坚定全党全国的战略定力,不断沉淀和养成“四个自信”的深厚底蕴,越来越多地增强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可预期性,从而越来越赢得世界各国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信赖和尊敬,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越来越好的外部环境。三是能够更好地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并保持连续性。这是我们制度越来越成熟的标志,也是制度优越性越来越充分发挥的体现。四是能够更好地做到决策科学而高效。五是能发挥更强大的政治动员功能,通过党强大的组织体系,保证政令畅通,上下同心,执行有力。

  正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主动作出“两个维护”一系列重大安排,确立并不断巩固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一段时间以来党的领导宽松软的状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党的领导核心权威历来都是我们党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绝不能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犯颠覆性的错误。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核心权威必须成为全党同志的高度政治自觉。坚决维护领导核心权威绝不是搞个人崇拜。党的领袖权威表现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靠的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表现在活动方式上是靠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表现在决策方式上是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调查研究和群众路线。党的领导核心权威,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最大责任和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大无畏精神,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伟大情怀,是人民领袖的思想魅力、人格力量、丰功伟绩、崇高威望,是与民主集中制高度一致的权威。因此,领导核心的权威和形象,对外就代表了全党的权威和形象,就代表了党中央的权威和形象。

(作者:张志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