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李大伟: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28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依托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实现了合作方的互利共赢。这一创新性的合作模式有效推动了合作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中国要素禀赋高度互补,国内市场空间广阔,和中国开展经贸合作的空间大。但长期以来,受制于港口、码头、能源等基础设施瓶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各类优质特色产品难以进入全球市场,优质资本、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也难以通过直接投资等形式和这些国家的资源、劳动力等要素相结合,形成高质量的产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8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有效降低要素和商品跨境自由流动的成本,实现了中国和广大合作方的互通有无,互利共赢。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是典型案例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比雷埃夫斯港目前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集装箱吞吐量从2010年的88万标准箱增加到2020年的544万标准箱,进入欧洲前五大港口之列,有力促进了中国和希腊、巴尔干半岛各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经贸合作。

  通过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提升了中国和共建国家之间的合作层次。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国内规则体系各不相同,在检验检疫标准、关税水平等“边境上”规则上也存在明显差别。构建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网络,不但需要大量的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跨境流动,还需要形成紧密合作的产业分工体系,因此既要在“边境上”规则领域降低壁垒,更要求在产业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边境内”规则方面加强互认。“一带一路”倡议实施8年来,中国和合作方在这两方面的合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在中国和东盟等经济体的积极推动下,覆盖全球约30%人口和1/3GDP的世界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即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不但中国和东盟等经济体之间的关税等贸易壁垒将进一步减轻,而且各成员将实施相同的原产地规则,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也将遵守一致的理念,对于企业构建跨境生产网络、开展数字经济合作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

  通过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保证了合作收益为共建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所分享。“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视通过发展援助等方式,有效改善合作方民生,促进当地就业。一方面,中国积极实施了相当一批的饮用水、教育、医疗、电信等直接为民生服务的项目,得到合作方民众的高度评价。如2017年8月以来,中国实施了援非“万村通”项目,至今已为加纳、卢旺达、赞比亚等20多个非洲国家的近万个村庄接入数字电视信号,使其告别了没有卫星电视的历史。另一方面,中国积极实施了一批对于东道国改善民生意义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柬埔寨金港高速项目、喀喇昆仑高速公路升级改造项目等。这些项目自身商业回报率不高,但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的对外基础设施联通状况,对当地改善民生意义十分重大。

  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将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当前,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新挑战。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迫切要求创新经贸合作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促进自身发展。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要求发挥好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升级的促进作用,加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衔接。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将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持续提升合作质量,稳步提升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畅通国际循环,积极提升共建国家民生获得感,支持各参与方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中国和合作方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作者:李大伟,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李大伟: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28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依托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实现了合作方的互利共赢。这一创新性的合作模式有效推动了合作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中国要素禀赋高度互补,国内市场空间广阔,和中国开展经贸合作的空间大。但长期以来,受制于港口、码头、能源等基础设施瓶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各类优质特色产品难以进入全球市场,优质资本、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也难以通过直接投资等形式和这些国家的资源、劳动力等要素相结合,形成高质量的产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8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有效降低要素和商品跨境自由流动的成本,实现了中国和广大合作方的互通有无,互利共赢。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是典型案例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比雷埃夫斯港目前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集装箱吞吐量从2010年的88万标准箱增加到2020年的544万标准箱,进入欧洲前五大港口之列,有力促进了中国和希腊、巴尔干半岛各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经贸合作。

  通过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提升了中国和共建国家之间的合作层次。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国内规则体系各不相同,在检验检疫标准、关税水平等“边境上”规则上也存在明显差别。构建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网络,不但需要大量的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跨境流动,还需要形成紧密合作的产业分工体系,因此既要在“边境上”规则领域降低壁垒,更要求在产业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边境内”规则方面加强互认。“一带一路”倡议实施8年来,中国和合作方在这两方面的合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在中国和东盟等经济体的积极推动下,覆盖全球约30%人口和1/3GDP的世界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即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不但中国和东盟等经济体之间的关税等贸易壁垒将进一步减轻,而且各成员将实施相同的原产地规则,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也将遵守一致的理念,对于企业构建跨境生产网络、开展数字经济合作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

  通过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保证了合作收益为共建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所分享。“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视通过发展援助等方式,有效改善合作方民生,促进当地就业。一方面,中国积极实施了相当一批的饮用水、教育、医疗、电信等直接为民生服务的项目,得到合作方民众的高度评价。如2017年8月以来,中国实施了援非“万村通”项目,至今已为加纳、卢旺达、赞比亚等20多个非洲国家的近万个村庄接入数字电视信号,使其告别了没有卫星电视的历史。另一方面,中国积极实施了一批对于东道国改善民生意义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柬埔寨金港高速项目、喀喇昆仑高速公路升级改造项目等。这些项目自身商业回报率不高,但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的对外基础设施联通状况,对当地改善民生意义十分重大。

  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将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当前,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问题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新挑战。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迫切要求创新经贸合作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促进自身发展。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要求发挥好国际循环对国内循环升级的促进作用,加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衔接。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将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持续提升合作质量,稳步提升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畅通国际循环,积极提升共建国家民生获得感,支持各参与方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中国和合作方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作者:李大伟,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