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水价、电价到食品价格,涨声一片中,国内天然气价格也宣称要涨了。涨价的理由无非有三:其一,天然气价格在国 内一直偏低;其二,天然气价改列入“十二五”期间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其三能源结构向好调整。
在能源日趋紧张,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假如涨价能够达到理顺天然气价格、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之目的,那么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改革 未尝不可。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根据权威预测,到2015年,国内天然气需求达到2500亿立方米。这其中,居民用气和天然气汽车用气复合增速将分别高于8%和29%。而作为清洁能源,天然气 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比仅4.03%,远低于全球天然气23.8%的消费比例;作为非清洁能源,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比竟高达70.45%,远高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占比水平。由此可见,天然气涨 价,将使生产、生活成本增高,对制造企业和广大民众的影响最大。
其实,这也是政府一直压着天然气不涨的重要原因。现在要调价,就必须科学调研、严格论证、逐步实施。倘若价格改革仅成为涨价的代名词,会使人们“用不起” ,或将逼迫重新使用煤炭等非清洁能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百姓健康都很不利。
天然气价格改革成为全民牵挂的热点。改革是客观需要,关键是如何公正、科学地推进价格改革,让百姓参与公共决策,让百姓共享改革成果,这是民生情怀的应有 之举。天然气涨价,有关部门不妨听听民意,多方征询意见,给予百姓更多的话语权。在为百姓提供民生产品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二者兼顾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权益保障机制,使 天然气价格逐步接近市场均衡价格,让改革的红利惠及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