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建设连接民心。党代会报告提出,共同富裕迈新步,民生福祉大跃升,围绕教育、卫生、就业和医保等重点民生问题,做出了细致而具体的未来规划,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用民生绘就出属于百姓的幸福底色。
近年来,我市把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高标准为人民群众服务,坚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高使命,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在报告中多次提到关于民生的话题,出席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代表结合自己的领域展开讨论,畅谈所思、交流感悟、描绘期盼,一幅未来的民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打造优质教育事业
让人民放心舒心
教育是人民群众所密切关心的民生话题,如何扎实推进教育工作,用心用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群众对教育更放心、更舒心,党代会代表纷纷展开热议。
在听取了大会报告后,党代会代表、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校长娄延果深感振奋,他认为,报告为未来五年提出了完整且精细的发展规划,而所有发展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创造人民满意的美好生活。娄延果说:“教育既是民生事业,也是石家庄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都把自己的教育事业做好,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让孩子们成长得好、发展得好,让家长满意,这才是教育为石家庄市未来五年目标作出的应有贡献。”
娄延果表示,全市教育系统中,各个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应该是激发、激活内生动力,不攀比、不跟风,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首先做好立德树人。然后扎扎实实按照本校特点和文化,做好育人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营造的良好氛围下健康快乐成长,得到较好发展。他说:“让每个老师的教学质量都提高,需要艰苦扎实的工作,需要每所学校、每位老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办好了,老师把课上好了,才能让学生成长好、发展好!”娄延果认为,把每一个来石创业的创业者的孩子都培养好,把引进的高科技人才的孩子都教育好,让他们放心地为石家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这就是学校为石家庄市的教育环境作出的贡献,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
党代会报告指出:“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学科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党代会代表、石家庄装备制造学校校长王文利表示,学校将不断优化升级专业,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建设方面,增设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移动互联与应用、医疗器械、电梯技术、特殊焊接技术等新专业方向。
推进卫生健康工作
创建优质服务体系
“推动卫生健康服务优质均衡,深入实施‘健康石家庄’战略”是报告对未来几年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要求。医疗卫生保障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我市将持续推进卫生健康工作,不断优化服务体系,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就医空间。
党代会报告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各级各类医院与先进医疗机构合作共建。对此,党代会代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学科带头人张燕主任认为,与先进医疗机构合作共建是市委市政府“项目为王”理念的落地之举,是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有效举措,能够使医院的治疗水平得到显著、高效提升。据张燕介绍,近年来市人民医院多个专业与北京、天津多个顶级医院专业展开不同形式的协作,对学科发展、高难技术提升产生了极大促进作用。目前和西安交大二附院合作共建呼吸系统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就是积极响应市委决策的重点项目之一,她表示,将与有关专业的同仁一起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为深入实施“健康石家庄”战略而奋斗。
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成投用,践行了报告中提出的“推动卫生健康服务优质均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张燕说,新院区为患者创造了更为舒适的就医环境,也改善了医务人员工作条件,让我们更有信心全身心投入到医院发展中,为充分发挥新院区的医疗服务功能而努力。同时,她建议加强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周围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尽快解决医务人员上班难和患者就医交通不便利的问题,以更好促进新院区的快速发展。
大会报告中还特别提到“大力振兴中医药发展”,党代会代表王强颇有感悟。王强是市中医院高血压科的主任,听到报告对中医药的重视,他感到无比高兴,他表示,在将来的工作中会一如既往,努力地掌握现代医学知识,不断挖掘中医的精粹,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省会建设作出中医人应有的贡献。
稳定就业促进就业
不断健全社会保障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对于就业和社保,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能提高人民的获得感。
党代会代表、市人社局局长梁建林表示,围绕“保就业”目标,市人社局将紧贴全市就业形势的新变化、新情况,以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为目标,大力开展“稳就业”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在全省率先推行“免申即享”经办模式,为1453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4590.38万元,稳定就业岗位22.76万个,在全省总量最高、落地最快。
大会报告提出,推动就业增收持续向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梁建林说,市人社局将积极主动应对高校“毕业季”,通过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扩大国企招聘规模、强化招聘服务等10项举措,力促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一步创新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规模,促进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
对于稳定民生就业方面,王文利认为,职业教育学校应当积极服务省会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学生就业、职业培训、贫困生帮扶工作。学校通过大量调研,遴选出社会信誉良好、认可度高的就业实习单位,安置顶岗实习和就业,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人才,与此同时,加强实习跟踪,定期开展实习反馈,实习指导,回访调研,了解毕业生在单位的表现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