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动态>>
民生动态
上半年银行理财收益率整体下行,该咋看?
发布日期:2023-02-21
 

  “1至5月份银行理财收益率呈下行趋势,6月份有所回升。”近日,2021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成绩单”出炉,引发不少人关注。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且这一变化有助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程度进一步提升。

  参照中国工商银行网站介绍,根据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不同,我们通常将其分为保本浮动收益、保本保证收益类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所谓保本,意味着投资者在理财产品到期日可获得100%本金,此类理财产品因为风险最低,一直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是投资就有风险,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所以理财产品压根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保本保收益”。一段时期以来,为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各银行争先为理财投资者开出诱人条件,已导致恶性竞争初露端倪,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美丽表象下隐藏着巨大风险。

  保障银行理财资金安全运行,就是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为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自2017开始,央行加强了去杠杆、让表外资产回表等一系列金融监管手段。2018年4月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产新规》);2018年9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发布;今年以来,《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监管文件陆续出台。监管规则持续完善传递出明确信号: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净值化转型,已成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改革方向。

  可以说,目前,银行理财收益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为净值型产品代替保本型理财产品创造了良机。银行理财产品“风光不再”,固然与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国内松紧适度的货币市场环境等有关;但从监管看,最主要原因是随着《资产新规》过渡期临近,银行理财产品加速整改,部分产品投资范围收窄,影响了产品收益。银行理财产品转向净值型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也是对金融机构自身综合能力的一次大考。银行业应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和产品“含金量”,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多性价比更高的理财产品。

  既要“卖者尽责”还须“买者自负”。银行理财收益率下降也是投资者接受投资教育,重新考虑调整投资品种和投资策略的时机。要知道,刚性兑付会抬高无风险收益率水平,扭曲市场资金价格,不仅影响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也导致一些投资者冒险投机。此前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不直接体现收益波动,而现在的净值型产品体现市价,其账面亏损并不一定会在赎回时真实发生。更重要的是,不同类型的理财所能达到的收益与所要承担的风险是不同的。所以投资者要心明眼亮、按需投资、量力而行,切实对自己的钱包负责。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是金融消费行为长鸣的警钟。银行理财产品健康发展关键在于维持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这需要银行和投资者相向而行、共同努力。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智库动态
上半年银行理财收益率整体下行,该咋看?
发布日期:2023-02-21
   

  “1至5月份银行理财收益率呈下行趋势,6月份有所回升。”近日,2021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成绩单”出炉,引发不少人关注。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且这一变化有助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程度进一步提升。

  参照中国工商银行网站介绍,根据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不同,我们通常将其分为保本浮动收益、保本保证收益类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所谓保本,意味着投资者在理财产品到期日可获得100%本金,此类理财产品因为风险最低,一直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是投资就有风险,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所以理财产品压根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保本保收益”。一段时期以来,为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各银行争先为理财投资者开出诱人条件,已导致恶性竞争初露端倪,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美丽表象下隐藏着巨大风险。

  保障银行理财资金安全运行,就是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为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自2017开始,央行加强了去杠杆、让表外资产回表等一系列金融监管手段。2018年4月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产新规》);2018年9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发布;今年以来,《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监管文件陆续出台。监管规则持续完善传递出明确信号: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实现净值化转型,已成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改革方向。

  可以说,目前,银行理财收益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为净值型产品代替保本型理财产品创造了良机。银行理财产品“风光不再”,固然与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国内松紧适度的货币市场环境等有关;但从监管看,最主要原因是随着《资产新规》过渡期临近,银行理财产品加速整改,部分产品投资范围收窄,影响了产品收益。银行理财产品转向净值型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也是对金融机构自身综合能力的一次大考。银行业应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和产品“含金量”,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多性价比更高的理财产品。

  既要“卖者尽责”还须“买者自负”。银行理财收益率下降也是投资者接受投资教育,重新考虑调整投资品种和投资策略的时机。要知道,刚性兑付会抬高无风险收益率水平,扭曲市场资金价格,不仅影响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也导致一些投资者冒险投机。此前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不直接体现收益波动,而现在的净值型产品体现市价,其账面亏损并不一定会在赎回时真实发生。更重要的是,不同类型的理财所能达到的收益与所要承担的风险是不同的。所以投资者要心明眼亮、按需投资、量力而行,切实对自己的钱包负责。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是金融消费行为长鸣的警钟。银行理财产品健康发展关键在于维持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这需要银行和投资者相向而行、共同努力。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