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网
大家下午好,诚信可以说既是一个时髦的话题,也是一个千年话题。最早提出诚信的是孔子,“君子无本,本立为道生”,君子讲究做人的道理,本立而道生,你把人做好以后把别的事才能做好,诚信是企业的根本。过了两千年了,现在还在讨论这个问题,当然有这个必要,诚信与竞争力,这个例子有很多很多,比如说企业创业之初也需要诚信。
我们企业创业以后要做强做大就要做品牌,品牌非常重要。品牌也需要诚信,品牌有三个要素:一流产品、成功宣传、诚信的品质。没有诚信的品质是不行的,像刚才讲的同仁堂非常典型,当然还有好多反面例子就不讲了。
现在跟大家探讨的,不是诚信跟竞争力的关系,我跟大家想探讨一下,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在讲诚信?为什么诚信会成为我们一个社会的稀缺资源,为什么在我们老祖宗孔夫子两千多年讲的诚信,到现在我们的后代还做不到。因为我曾经研究人的素质问题,所以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贴切的思考。
之所以现在诚信缺乏,三方面原因:
第一、机制不健全。企业竞争就好像在赛场上比赛,竞争之间首先必须定规则,没定规则怎么能行呢?体育运动非常明显,不管赛跑、篮球,需要定规则。英国一个哲学家有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叫无赖理论,你制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所有人都是无赖,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定这个规则,所以规则非常重要。
第二个诚信缺乏的是法制,缺乏威慑力。我们有种种处罚,但力度都不够。我给大家举一个外国的例子,喜欢戴首饰装饰品的人都知道,最好的品牌是法国的卡地亚。我们去考察过卡地亚,人家的制作很好。出厂之前,产品证书上面没有像咱们一样防伪标志、盖章之类的东西,首席签字就可以了。我们代表说这么容易,假冒怎么办?外国字签起来伪造比中国字好伪造多了。人家讲不会的,我们法国不会的。人家到办公室柜子里面抱出很厚的法律,“模仿首饰制造者签字者坐牢14年”。法律细到这个程度,模仿首饰制造商签字者,不管是初犯还是累犯,不管多少次都是坐牢14年。我们的法律缺乏威慑力,什么叫威慑力?看到法律就不敢了,这就是威慑力。这也是我们诚信缺乏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教育,我们教育不诚信了吗?不是,我们教科书上各种书上都提到诚信,但诚信教育走入了误区,公理化。我想大家都知道,在小学生语文课本、小学生课外读物等书里,年复一年把《狼来了》的故事收在里面,作为向儿童诚信教育的生动教材。很少有人意识到,正是这个故事误导了我们几代人,可以说这是诚信缺乏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个故事没有从诚信会给他人、社会、国家带来危害的例子来进行教育。
还有媒体,在宣传重点上也进入公理化。济南有个叫大观园储蓄所,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有一个老人有两万的残币,蛋跑了几个银行储蓄所都不给换。这个老头走到大观园储蓄所以后,工作人员很热情接待了他,而且很快就把两万残币给他换了。这个老头一感动,把兜里几包钱都存到这个储蓄所了。原来,文明礼貌服务还可以招来储户。于是,这个储蓄所迅速提出几个规定,例如对待顾客要热情,在全行推广。其推广影响越来越大,被济南市工商行也作为经验推广,最后全国工商行又拿出来推广,最后在《经济日报》头版整版转发。
我看到这个报道以后心中非常不是滋味,这个经验和《狼来了》差不多,因为它并没有职业道德、公共道德,特别是敬老爱幼,来看待这个问题。而是认为从你热情服务以后,就会给我们银行和个人带来效益。这个角度来教育,培养不出真正的诚信者。现在好多企业呢都提这个口号,用诚信换效益,用诚信换利润。我觉得不妥,因为诚信是做人的需要,不是挣钱的需要。
我们在讲诚信竞争力的同时,也不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为了竞争力为了竞争才诚信的,这样培养出的诚信不是真正的诚信,到非竞争力的时候又不讲诚信了。预祝我们这个活动越做越好,不断助推我们企业诚信与竞争力,谢谢大家!
(作者为民生智库高级顾问、国务院国资委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