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文明网
日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张秋俭走进北京三中上“开学一课”,为同学们讲述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
张秋俭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20年,曾开设社会心理学、形象心理学等课程,历任中国工运学院教师、系主任、院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曾任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副部长级)。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代表。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十二届人大代表。
一开场,张秋俭便与同学们分享了习近平对青年人在“使命与担当”方面的一些重要的论述。她说,总书记有一个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围绕“肩负使命担当责任”这一主题,张秋俭与同学们分享了几位自己所熟悉的朋友的故事。在聊到《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时,张秋俭说,光未然写《黄河大合唱》的词时才25岁,一气呵成400多行,仅仅用了5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诗歌。当时冼星海也非常年轻,他谱曲仅仅用了6天的时间,就创作出不朽的作品《黄河大合唱》。这就是青年在祖国危急的时候,挺身而出为祖国献出自己的才华,献出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我们肩负的使命,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担负责任的榜样。
张秋俭还与同学们分享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对青年人的寄语,她告诉同学们,使命和责任是一个特别高大上的命题,其实落到最具体就是做你该做的事。所谓该做的事,就是对国家和社会,对人民,对自己要负责任,要尽力。关键词就是责任心、责任感、勤奋、自律、拼尽全力。
聊完季羡林,张秋俭又与同学们谈到了成龙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时的演讲。她说,成龙的演讲表达了自己由衷的爱国情怀,他拍了56年的电影,一直致力于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影视搬到国际舞台上,让中国人的电影在世界的舞台上扬眉吐气。作为一名中国演员,能有这样的责任与担当,成龙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作者为民生智库高级顾问、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