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期新常态下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思路。一、新常态,什么叫新常态?习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讲,新常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位增长,这个扭转不了。二、经济结构从依靠投资带动转向消费带动,三,资源配置从高投入、高物耗、高排放向依靠技术进步集约节约发展。改革是新常态,就是改革新常态,三中全会我们布局了336项改革,四中全会190项,加在一块是500多项改革,在2020年完成,每年要多少项?所以改革是新常态。
在这种新常态下,对粮食生产有什么影响?对粮食消费有什么影响?一、社会对粮食需求出现结构性变化。什么变化?口粮不断减少,叫直接消费减少,间接消费持续上升,这是讲的第一个,二、对粮食产品出现中高端化的需求,中高端化讲究健康,你看大米,我发现好多朋友,现在吃大米要掺和着吃,把粗米和精米掺一块吃,我就见了好几个,我在超市一问,你为什么要买粗米,他说我回家要掺着吃,一旦糙米加工好了的价格,比普通的精米要贵。我加工粗米也开始值钱了。
白薯也是粮食,现在一斤白薯比一斤面粉要贵,健康重要。专家说了多吃白薯有好处,多吃绿豆有好处,人家就开始价格提升了,这是粮食的变化,不是生产得越多越好,出现了精细化、合理搭配化,出现了高端化、细分化、优化结构,这是第一个大的特点。
四、国家将会不断的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将会是新常态。现在中国总中上收入国家向收入高水平国家迈进,如果中国梦实现了,中国将变成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是有钱的国家,像东亚的国家最大特点就是支持粮食,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用大量财政支持粮食,农业里面是粮食。种粮国家支持,但是你要符合他的方向,基础设施建设,收购购销、加工等等。
五、吃粮的人越来越多,种粮的人越来越少,而且种粮人越来越老龄化,我去年记得在这个会上讲过,讲五鬼闹农业,老鬼、小鬼、女鬼、丑鬼、懒鬼,高智商都零散了。将来老人种粮食,我到日本、韩国去看全是老人种粮食。这是讲的新常态下的粮食的状态。新常态下,中国的粮食安全怎么考虑?我认为第一安全目标怎么定?我的意见就是说要废除粮食安全概念,要将粮食安全转为谷物安全,谷物安全中主要考虑品种安全。我们到现在应该彻底改掉我们的思路,考虑谷物安全,品种安全。在品种安全中第一位就是稻谷,第二位是小麦,第三为是玉米,现在增长的是玉米、第一位是小麦,第二位是稻谷。
区域安全里面,供给重要目标是产区,消费方面是销区,供给的安全目标是中低收入者,还有中国的安全目标应该从产品安全转向资源保障安全,我们一定要保证储蓄生产能力,也不是保证产品越来越好。地放在这儿,别瞎胡闹,你让他放那,随时可以转入粮食,千万别种大楼就行。这是第一个,安全的目标,第二安全的标准,谷物调整以后,保证在95%就可以,食品保证在80%,谷物保证在95%就可以,三进出口思路:土地、水等密集型农产品可以在湿度区间增加进口,并不是说不进口就最好了,生产最多越来越多不一定最好。同时鼓励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多进口。四、国内储备政策,不是储备的粮食越多越好,要将储备量降低到合理区间,国大人多,鉴于中国市场发育滞后,流通体制改革落后,国大人多,安全储备率可以高些,但最好保持在30%以下,过高会浪费资源。五、生产政策不要采取越多越好的生产政策,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我认为,应该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在国家目标储备之内,什么目标?30%。在国家储备30%以内,政府以目标价格收购农民粮食,超过目标储备,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可以以现金形势根据粮食商品率,按差价补给生产者,反之补贴低收入消费者。这是目前讨论的目标价格制度。这是生产政策。
投入补贴政策:我认为应该继续加大对粮食和农业的投入,投入的目标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向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我们现在有10亿亩中低产田,要变成高标准的农田要需要15000亿,我们建高铁拿1万多亿,现在铁路已经达到11250亿的总投资,我们能不能拿出一些钱向高产农田进行投资,这是需要智慧的。中低产农田改造。
二、向优质粮种繁育、现代农机装备、病虫害防控、配方施肥、土地污染治理等项目投资,这是民生最需要的。
三、适合九度压缩种粮面积,鼓励支持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别舍不得粮食那点地,那些地可以跟农民签合约,你今年可以种,明年可以种非粮食作物,但是我需要的时候你给我回来种粮食。农民要想增收入,必须要发展高附加值农业、绿色农业,这是必不可少的,种粮食靠国家补贴发不了家,我曾经到陕西关中地区参观一个农户,他种了两亩半的大棚冬枣,他投资暖棚是2万亿,他提前比别人提前上市一个月,冬枣一斤卖30块钱,上市的时候是9块钱,扣除成本是净赚5万块钱,冷棚的冬枣最贵是2.8元,所以应该鼓励农民在耕地上发展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
四、支持走出去,利用海外两个市场发展农业。
五、注意要对农民的培训,不仅仅是搞进城培训,他们培训也很重要,因为现在农业的人年龄都比较大,给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增加一些技术。比如说打药、像袁隆平的稻谷,1000斤以上的小麦都需要培训。
加快体制改革:从有多少收多少的目标,转向目标价格限量收购,我到韩国发现,韩国早在八九十年代都是按照限定价格收购粮食,粮食按照比例放给种粮农户,一个农户政府收你多少粮,政府拿着票可以自己不去卖,我可以把票转让给别人,拿着票来收粮食。鼓励的同时,鼓励发展粮食领域的民营企业,提高他们目前的市场竞争力,简化注册手续,提供金融支持,改革国有收储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造,推进体制改革。
马晓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