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智库动态>>
智库动态
新型党校智库建设要有新思维
发布日期:2023-03-13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智库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快新型党校智库建设,既是履行《党校工作条例》赋予党校重要职责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党校地位和影响力的现实要求,既是落实中央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意见》关于“党校篇”的重要举措,也是彰显党校作为、体现党校担当的根本要求。各级党校要主动适应自身生存和环境发展变化,既借鉴国内外、省内外优秀智库建设有益经验,又扎根党校实际,既遵循智库建设规律,又联系自身功能定位、学科队伍现状,以全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冲破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缚,自觉担当起建设新型党校智库的时代使命。

在办学理念上要有新定位。准确把握党校功能定位,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前提。2012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校长会上提出党校的科学定位问题,强调党校要发挥好自身特色和优势,努力突出服务大局特色、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特色、思想库特色,这为党校办学定位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内涵。全国党校系统围绕这个命题进行了探索。党校必须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面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党校必须在党内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在理论建设和思想引领、在培养干部队伍和促进党风好转等方面做高参、发声音、有作为,自觉做党和国家智库建设的“担当者”、战略布局的“谋划者”、国家治理的“监督者”和民族未来的“瞭望者”。这就需要在全党范围内对党校功能定位进行一次再认识、再定位,通过高层引领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条例》《党校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修订,改变党校传统的教学、科研“老两篇”的办学定位。

近年来,中央党校强调党校要着重抓好“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四项工作,鲜明提出“智库式”办学理念,狠抓内参工作,得到中央领导的多次批示和肯定,大大提升了中央党校的思想库地位。湖北省委党校提出党校工作“三个维度”,即教学决定生存、科研决定水平、咨询决定地位,狠抓智库建设,与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协作组建全省十大改革智库之一的党建智库,与湖北报业集团联合筹建长江智库,一批决策咨询成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一批成果直接被吸收进省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一批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应用,产生了较好的政策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这些都为做好党校智库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发展格局上要有新聚焦。党校的职能定位决定了新型党校智库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努力做党委政府决策方案的建言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这就要求党校智库必须自觉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多提供有创意、有个性,具有真知灼见、有效管用的对策建议;自觉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构建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党校智库体系;自觉把研究课题作为党校智库工作的中心环节,把起草报告作为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基本途径,把拟定政策作为转化研究成果的有效载体,把提供信息作为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把开展活动作为推动党委政府决策落实和扩大智库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形成研究课题、起草报告、拟定政策、提供信息、开展活动的“五位一体”党校智库工作格局。

一是建立重大决策跟踪机制,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加强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的研究。二是建立与需求对接的智库运行模式,拓展成果发布应用渠道,建立健全科学畅通的决策信息的编研和报送体系,打造智库成果发布平台。三是发挥党校阵地优势,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公共政策、重要会议精神的高端解读,提高政策解读的准确性、影响力。

在科研方式上要有新转变。实现党校智库聚智献策、以文辅政的主体功能,要有坚实的科研作支撑。传统的党校教学、科研注重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实证研究,这些方式如今仍不可或缺。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技术新要求,党校智库研究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深化研究体制改革,丰富研究方法手段,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党校智库发展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真正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政策建议,必须以厚重的理论、多学科的交叉和先进的方式方法作先导,以敏锐的思维、厚实的地气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作支撑。一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着力推进交叉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单门独户、单打独斗很难出新,创新往往就在交叉处。二要坚持沉下去与走出去结合。既要沉下去扎根沃土,捕捉书斋里、校园里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基层新情况新问题,使研究成果承接地气;又要走出去开阔国际眼界、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在提高中国学术话语权中发出党校声音、彰显党校作为。三要坚持传统方法创新与现代技术融合。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掌握互联网最新信息技术、方法论和商业模式,善于运用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研究方式方法,加强基于数据分析的研究咨询能力,提高党校智库研究的前卫性和高端性。

在人才培养上要有新突破。智库作为智慧之库、思想之库,其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取决于研究人员和研究团队的素质高低。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建设一流新型党校智库的关键。

一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智库第一资源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和人才成长环境,以事业激励人、以成果评价人、以环境凝聚人,打破传统的教学、科研条条块块,加强人才培养,注重团队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增强党校智库的人才吸引力。二要提高智库人才政策开放度。坚持党校智库工作以科研为中心,智库人才队伍建设以科研人才为中心,优化研究人员与行政人员结构。按照“高端引领、整体推进”的方针,加强对高端人才和青年才俊及其团队的培养,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党校智库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人才高地。三要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机制。要在人才遴选、经费投入、团队组成、成果模式等方面大胆尝试,实行经费向重大课题倾斜、向优秀研究成果倾斜、向高端人才倾斜,并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予以保障。要以更加开阔的眼界和更加宽广的胸怀广纳英才,包括聘用退休官员和专家、引入知名学者、接纳企业高管和行业资深人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提升党校智库知名度。要建立开放互动的人才进出机制,改变传统智库人员“终身制”“铁饭碗”的身份限制和开放性、流动性、竞争性差的现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智库人员的“旋转门”机制,加大党校智库自主用人权和人才的自主选择权,畅通官、商、学人员交流“直通车”。

在治理机制上要有新保障。完善的制度治理机制,是建设新型党校智库的根本保证。要创新党校智库组织运行方式,建立健全需求与供给直接联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决策咨询服务购买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激发党校智库创新内生动力和创造潜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智库动态
新型党校智库建设要有新思维
发布日期:2023-03-13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智库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快新型党校智库建设,既是履行《党校工作条例》赋予党校重要职责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党校地位和影响力的现实要求,既是落实中央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意见》关于“党校篇”的重要举措,也是彰显党校作为、体现党校担当的根本要求。各级党校要主动适应自身生存和环境发展变化,既借鉴国内外、省内外优秀智库建设有益经验,又扎根党校实际,既遵循智库建设规律,又联系自身功能定位、学科队伍现状,以全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冲破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缚,自觉担当起建设新型党校智库的时代使命。

在办学理念上要有新定位。准确把握党校功能定位,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前提。2012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校长会上提出党校的科学定位问题,强调党校要发挥好自身特色和优势,努力突出服务大局特色、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特色、思想库特色,这为党校办学定位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内涵。全国党校系统围绕这个命题进行了探索。党校必须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面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党校必须在党内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在理论建设和思想引领、在培养干部队伍和促进党风好转等方面做高参、发声音、有作为,自觉做党和国家智库建设的“担当者”、战略布局的“谋划者”、国家治理的“监督者”和民族未来的“瞭望者”。这就需要在全党范围内对党校功能定位进行一次再认识、再定位,通过高层引领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条例》《党校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修订,改变党校传统的教学、科研“老两篇”的办学定位。

近年来,中央党校强调党校要着重抓好“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四项工作,鲜明提出“智库式”办学理念,狠抓内参工作,得到中央领导的多次批示和肯定,大大提升了中央党校的思想库地位。湖北省委党校提出党校工作“三个维度”,即教学决定生存、科研决定水平、咨询决定地位,狠抓智库建设,与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协作组建全省十大改革智库之一的党建智库,与湖北报业集团联合筹建长江智库,一批决策咨询成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一批成果直接被吸收进省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一批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应用,产生了较好的政策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这些都为做好党校智库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发展格局上要有新聚焦。党校的职能定位决定了新型党校智库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努力做党委政府决策方案的建言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这就要求党校智库必须自觉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多提供有创意、有个性,具有真知灼见、有效管用的对策建议;自觉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构建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党校智库体系;自觉把研究课题作为党校智库工作的中心环节,把起草报告作为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基本途径,把拟定政策作为转化研究成果的有效载体,把提供信息作为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把开展活动作为推动党委政府决策落实和扩大智库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形成研究课题、起草报告、拟定政策、提供信息、开展活动的“五位一体”党校智库工作格局。

一是建立重大决策跟踪机制,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加强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的研究。二是建立与需求对接的智库运行模式,拓展成果发布应用渠道,建立健全科学畅通的决策信息的编研和报送体系,打造智库成果发布平台。三是发挥党校阵地优势,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公共政策、重要会议精神的高端解读,提高政策解读的准确性、影响力。

在科研方式上要有新转变。实现党校智库聚智献策、以文辅政的主体功能,要有坚实的科研作支撑。传统的党校教学、科研注重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实证研究,这些方式如今仍不可或缺。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技术新要求,党校智库研究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深化研究体制改革,丰富研究方法手段,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党校智库发展活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真正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政策建议,必须以厚重的理论、多学科的交叉和先进的方式方法作先导,以敏锐的思维、厚实的地气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作支撑。一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着力推进交叉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单门独户、单打独斗很难出新,创新往往就在交叉处。二要坚持沉下去与走出去结合。既要沉下去扎根沃土,捕捉书斋里、校园里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基层新情况新问题,使研究成果承接地气;又要走出去开阔国际眼界、加强国际比较研究,在提高中国学术话语权中发出党校声音、彰显党校作为。三要坚持传统方法创新与现代技术融合。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掌握互联网最新信息技术、方法论和商业模式,善于运用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研究方式方法,加强基于数据分析的研究咨询能力,提高党校智库研究的前卫性和高端性。

在人才培养上要有新突破。智库作为智慧之库、思想之库,其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取决于研究人员和研究团队的素质高低。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建设一流新型党校智库的关键。

一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智库第一资源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和人才成长环境,以事业激励人、以成果评价人、以环境凝聚人,打破传统的教学、科研条条块块,加强人才培养,注重团队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增强党校智库的人才吸引力。二要提高智库人才政策开放度。坚持党校智库工作以科研为中心,智库人才队伍建设以科研人才为中心,优化研究人员与行政人员结构。按照“高端引领、整体推进”的方针,加强对高端人才和青年才俊及其团队的培养,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党校智库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人才高地。三要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机制。要在人才遴选、经费投入、团队组成、成果模式等方面大胆尝试,实行经费向重大课题倾斜、向优秀研究成果倾斜、向高端人才倾斜,并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予以保障。要以更加开阔的眼界和更加宽广的胸怀广纳英才,包括聘用退休官员和专家、引入知名学者、接纳企业高管和行业资深人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提升党校智库知名度。要建立开放互动的人才进出机制,改变传统智库人员“终身制”“铁饭碗”的身份限制和开放性、流动性、竞争性差的现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智库人员的“旋转门”机制,加大党校智库自主用人权和人才的自主选择权,畅通官、商、学人员交流“直通车”。

在治理机制上要有新保障。完善的制度治理机制,是建设新型党校智库的根本保证。要创新党校智库组织运行方式,建立健全需求与供给直接联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决策咨询服务购买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激发党校智库创新内生动力和创造潜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