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网
“需求是无缝连接,供给侧由于种种原因就是不能无缝连接,就是不能够对应产生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最主要原因是存在过度垄断,要素受到了过多的壁垒的阻隔。”7月8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在以“探寻开放与监管新范式”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金融服务领域迟迟不能改变,供给迟迟追不上需求,是碰到了要素流动里的不良阻碍因素。
金融是经济的心血管系统,服务于生命肌体的健康发展是它的目标归宿和导向。当前金融在问题导向方面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这是金融供给方面的不平衡带出的不充分的制约。在贾康看来,一边说中国现在不缺钱,大量金主手里有钱,一边很难看到大银行、大的金融机构真正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就是不平衡的问题。对此,他表示,第一,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不平衡,要提高直接金融的比例;第二,金融供给多样化不足。这其中存在过度垄断,要素流动里的不良阻碍因素正是过度垄断的印证。
据介绍,美国上市公司前十位中高科技企业占据大多数,其次才是银行;而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前十位中则全都是银行
。贾康分析道,在不同行业的排位来说,美国高科技行业和银行业是平滑下降的,而中国的特例集群非常高,其它的立刻掉下来了。“供给迟迟不能进入多样化状态的第一个问题是过度垄断,受到了壁垒的垄断,除了商业性金融必须发展可持续的生态金融。”贾康认为。
贾康指出,现在金融的供给碰到了多样化不足的明显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光讲认识问题,一定要涉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制度建设问题,是金融多样化改革根本上解决的问题。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是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战略层面上形成多样化,实行战略配套。让政治性金融克服必然存在的挑战性问题。这样一来,合在一起的无缝连接的金融供给体系能够支持中国实体经济里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和政府更好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