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钟开斌 :以安全社会建设增强人民安全感
发布时间:2023-03-03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网

  建设越来越安全的社会,不断提升公众的安全感,是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建设越来越安全的社会,不断提升公众的安全感,是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多样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基本需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总体和谐稳定的同时,全社会面临的安全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同时,全社会对和谐稳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公众对安全感、幸福感的需求不断增加。

  安全风险更加多元。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更趋复杂,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金融安全、科技安全、网络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新兴风险逐步显现,公众面临的安全风险更加多样。从国际来看,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人类面临的安全风险却有增无减,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带来的挑战明显上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日益交织,国际安全环境变化对我国影响不断加大。

  安全后果更加严重。从致灾体来看,叠加性增大。随着社会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开放,社会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等不同类型安全威胁之间具有相互叠加、耦合和演化的趋势,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造成更加严重的复合型后果。从受灾体来看,脆弱性增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重点防护目标可能会暴露在安全威胁中,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社会影响就可能越大。从客观后果来看,扩散性增大。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和各国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国内安全、国际安全、全球安全问题相互交叉,国内问题国际化和国际问题国内化在某些领域已形成一定趋势,甚至特定区域的安全问题会产生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重大影响。从主观后果来看,放大性增大。在发达的传播环境中,有些微小的安全事件经过媒体的放大效应可能会形成大漩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新媒体的崛起,安全威胁容易在第一时间被广泛传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安全需求更加强烈。从公众来看,对安全充满新期待。在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公众的需求具有不同的层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与以往相比,新时代我国公众最大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而是更高程度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国家来看,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随着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全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面临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发展全局和国家命运。

  安全社会建设任重道远

  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安全形势和不断增加的公众安全需求,必须把安全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水平,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

  坚持辩证思维,树立人本理念。安全涉及健康、生命、财产、环境等各个方面,是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是公众最基本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辩证思维强调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安全发展是生命线也是底线,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安全为第一前提。建设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更加牢固地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更加自觉地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切实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责任,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为加快发展系好“安全带”,筑牢安全之基。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是从客观设定最低目标出发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科学思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设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要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评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开展重大风险情景构建,把应对预案和政策措施谋划得更充分、更周密,切实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坚持系统思维,做好顶层设计。安全建设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层级、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必须强化统一领导、科学谋划。系统思维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各要素的性质以及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中综合考查认识对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建设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不能零打碎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层级、各领域、各方面安全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坚持开放思维,推进社会共治。一个良性的社会,人人都是安全建设的主体,身边的安全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在国内,要从“政府包办”走向“多元参与”,坚持群众参与、社会共筑。政府是安全建设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主体,基层社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媒体、公民个人等也是安全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和公众情绪,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维护安全、促进安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在国际上,坚持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继续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树立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携手应对恐怖主义、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新型犯罪等全球性安全问题,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钟开斌 :以安全社会建设增强人民安全感
发布时间:2023-03-03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网

  建设越来越安全的社会,不断提升公众的安全感,是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建设越来越安全的社会,不断提升公众的安全感,是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多样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基本需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总体和谐稳定的同时,全社会面临的安全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同时,全社会对和谐稳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公众对安全感、幸福感的需求不断增加。

  安全风险更加多元。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更趋复杂,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金融安全、科技安全、网络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新兴风险逐步显现,公众面临的安全风险更加多样。从国际来看,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人类面临的安全风险却有增无减,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带来的挑战明显上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日益交织,国际安全环境变化对我国影响不断加大。

  安全后果更加严重。从致灾体来看,叠加性增大。随着社会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开放,社会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等不同类型安全威胁之间具有相互叠加、耦合和演化的趋势,容易形成“系统性风险”,造成更加严重的复合型后果。从受灾体来看,脆弱性增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重点防护目标可能会暴露在安全威胁中,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社会影响就可能越大。从客观后果来看,扩散性增大。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和各国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国内安全、国际安全、全球安全问题相互交叉,国内问题国际化和国际问题国内化在某些领域已形成一定趋势,甚至特定区域的安全问题会产生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重大影响。从主观后果来看,放大性增大。在发达的传播环境中,有些微小的安全事件经过媒体的放大效应可能会形成大漩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新媒体的崛起,安全威胁容易在第一时间被广泛传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安全需求更加强烈。从公众来看,对安全充满新期待。在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公众的需求具有不同的层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与以往相比,新时代我国公众最大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而是更高程度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国家来看,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随着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全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面临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发展全局和国家命运。

  安全社会建设任重道远

  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安全形势和不断增加的公众安全需求,必须把安全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水平,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

  坚持辩证思维,树立人本理念。安全涉及健康、生命、财产、环境等各个方面,是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是公众最基本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辩证思维强调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安全发展是生命线也是底线,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安全为第一前提。建设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更加牢固地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更加自觉地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切实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责任,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为加快发展系好“安全带”,筑牢安全之基。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是从客观设定最低目标出发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科学思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设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要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评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和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开展重大风险情景构建,把应对预案和政策措施谋划得更充分、更周密,切实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坚持系统思维,做好顶层设计。安全建设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层级、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必须强化统一领导、科学谋划。系统思维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各要素的性质以及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中综合考查认识对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建设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不能零打碎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层级、各领域、各方面安全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坚持开放思维,推进社会共治。一个良性的社会,人人都是安全建设的主体,身边的安全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在国内,要从“政府包办”走向“多元参与”,坚持群众参与、社会共筑。政府是安全建设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主体,基层社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媒体、公民个人等也是安全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和公众情绪,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维护安全、促进安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在国际上,坚持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继续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树立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携手应对恐怖主义、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新型犯罪等全球性安全问题,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