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解思忠:万众聚力 共担责任
发布时间:2023-03-07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一提到“社会责任”这个词,我立刻就想起20年前的一件往事。

  那是1997年,当时我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年初,研究室接到一个任务,就是起草7月1日香港回归后总理在特区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从几个司抽人组成起草小组,搞了几个月。7月1号香港回归那天,我和大家一样都收看了电视,很高兴。但时过不久,有关部门出席这次大会的人员从好几个渠道对我们研究室提出了建议意见,说应该好好看看董建华特首在特区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而且还特别指出其中关于社会责任的内容讲得很中肯。

  得知这些意见后,我特地把7月1日刊登有总理讲话和特首讲话的报纸翻出来,仔细地看了又看。平心而论,总理的讲话我觉得写得还是不错的,高屋建瓴,达到了此前也是由研究室起草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水平;而特首的讲话也并非是“字字珠玑”,其中不乏“套话”,但却有几处关于社会责任的讲话讲得的确中肯,使我们这些听惯了、写惯了领导讲话的人耳目一新,难怪会给当时在场的人留下深刻印象。虽然时过20年,这篇特首讲话中关于社会责任的三处文字仍然记得——

  第一处:“我和所有的市民一样,不是香港的一个匆匆过客。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希望都在香港。我们对香港,有一份深厚的感情,持久的责任。”

  第二处:“我们要培养青年人对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的责任感。”

  第三处:“我们维护个人权利,但更要承担社会责任。”

  当时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为什么这么几句看似平淡的文字会如此打动人心!?正当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时过不久,又在一份内参资料上看到一篇“国际间行动理事会”于9月1号发布的《世界人类责任宣言》,宣言中第一个小标题就是“该是讨论人类责任的时候了”。这个“国际间行动理事会”是由30多位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于1983年发起成立的国际组织。

  “社会责任”也罢、“人类责任”也罢,对我们来说应该都不是陌生的话题——老祖宗早就讲过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贯穿着强烈的责任心,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讲的都是责任心啊!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大会上有一个讲话,再次强调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心,当然应该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然而曾几何时,这种责任心已经成为稀缺的社会资源,对此大家应该都有所感受。在这种情况下,社科院能于2008年成立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是一种先见之明,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种很好的传承,也是对《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的一种很好的响应;而且,从有关材料看,他们还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特别是国企,因为企业和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具有实力,可以做出表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一种付出,是一种奉献,也可以内化为企业文化;它在带领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对企业本身也会带来很好的作用。如果一个员工能够自觉尽到社会责任,对企业也会是尽职尽责的;如果对所在企业都没有尽职尽责,他也根本不可能尽到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应该先从抓企业做起,充分发挥企业尤其是国企在承担社会责任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我也建议把这个平台慢慢扩大,再吸收一些社会团体、社会服务组织,乃至个人,共同参与。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间,每个人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生态环境就会慢慢变好;如果大家都是“自扫门前雪”,甚至连门前雪都不去扫,那么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就肯定好不了。

  最后,希望这次论坛年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作者为民生智库高级顾问、国务院国资委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解思忠:万众聚力 共担责任
发布时间:2023-03-07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一提到“社会责任”这个词,我立刻就想起20年前的一件往事。

  那是1997年,当时我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年初,研究室接到一个任务,就是起草7月1日香港回归后总理在特区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从几个司抽人组成起草小组,搞了几个月。7月1号香港回归那天,我和大家一样都收看了电视,很高兴。但时过不久,有关部门出席这次大会的人员从好几个渠道对我们研究室提出了建议意见,说应该好好看看董建华特首在特区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而且还特别指出其中关于社会责任的内容讲得很中肯。

  得知这些意见后,我特地把7月1日刊登有总理讲话和特首讲话的报纸翻出来,仔细地看了又看。平心而论,总理的讲话我觉得写得还是不错的,高屋建瓴,达到了此前也是由研究室起草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水平;而特首的讲话也并非是“字字珠玑”,其中不乏“套话”,但却有几处关于社会责任的讲话讲得的确中肯,使我们这些听惯了、写惯了领导讲话的人耳目一新,难怪会给当时在场的人留下深刻印象。虽然时过20年,这篇特首讲话中关于社会责任的三处文字仍然记得——

  第一处:“我和所有的市民一样,不是香港的一个匆匆过客。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希望都在香港。我们对香港,有一份深厚的感情,持久的责任。”

  第二处:“我们要培养青年人对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的责任感。”

  第三处:“我们维护个人权利,但更要承担社会责任。”

  当时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为什么这么几句看似平淡的文字会如此打动人心!?正当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时过不久,又在一份内参资料上看到一篇“国际间行动理事会”于9月1号发布的《世界人类责任宣言》,宣言中第一个小标题就是“该是讨论人类责任的时候了”。这个“国际间行动理事会”是由30多位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于1983年发起成立的国际组织。

  “社会责任”也罢、“人类责任”也罢,对我们来说应该都不是陌生的话题——老祖宗早就讲过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贯穿着强烈的责任心,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讲的都是责任心啊!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大会上有一个讲话,再次强调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心,当然应该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然而曾几何时,这种责任心已经成为稀缺的社会资源,对此大家应该都有所感受。在这种情况下,社科院能于2008年成立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是一种先见之明,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种很好的传承,也是对《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的一种很好的响应;而且,从有关材料看,他们还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特别是国企,因为企业和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具有实力,可以做出表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一种付出,是一种奉献,也可以内化为企业文化;它在带领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对企业本身也会带来很好的作用。如果一个员工能够自觉尽到社会责任,对企业也会是尽职尽责的;如果对所在企业都没有尽职尽责,他也根本不可能尽到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应该先从抓企业做起,充分发挥企业尤其是国企在承担社会责任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我也建议把这个平台慢慢扩大,再吸收一些社会团体、社会服务组织,乃至个人,共同参与。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间,每个人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的生态环境就会慢慢变好;如果大家都是“自扫门前雪”,甚至连门前雪都不去扫,那么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就肯定好不了。

  最后,希望这次论坛年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作者为民生智库高级顾问、国务院国资委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