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宋洪远: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3-03-07

         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这是新时期亿万农民的“三农梦”。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给予政策支持,被称为“助力农民圆梦的大礼包”。

  “归去来兮,田园更美,胡不归。返乡创业人员犹如一颗种子,散发着平凡的光芒,正闪耀在那遥远的小乡村。”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的办公室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就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话题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返乡下乡人员为活跃我国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越发成为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宋洪远介绍,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呈现出可喜局面,特别是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洪远认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但也存在融资难、用地难、技术获得难等问题。尤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中还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甚至一些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必将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他说。

  “凡是有新的力量进入农村,农村的面貌就会发生大的变化。”曾到很多农村做过专门调查研究的宋洪远表示,推动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他说,城镇中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利于形成城乡互动、一体发展的格局。

  事实上,无论是返乡人员,还是下乡人员,所做的项目大都跟产业融合有关。“这意味着,他们既搞前期的农业生产,又加入到中期的加工,还要做后期的产品营销。”宋洪远说,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也为农民就业、农业增收拓宽了门路。

  有统计表明,在返乡下乡人员中,近55%的人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或者营销产品的。“这在过去的农村是少有的,真的让人耳目一新。”宋洪远说,事实表明,返乡下乡人员创业不仅可以把现代的技术、生活方式以及经营理念导入农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而且可以在农村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灌注新动能。

(作者为民生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宋洪远: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3-03-07

         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这是新时期亿万农民的“三农梦”。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给予政策支持,被称为“助力农民圆梦的大礼包”。

  “归去来兮,田园更美,胡不归。返乡创业人员犹如一颗种子,散发着平凡的光芒,正闪耀在那遥远的小乡村。”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的办公室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就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话题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返乡下乡人员为活跃我国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越发成为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宋洪远介绍,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呈现出可喜局面,特别是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洪远认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很好,但也存在融资难、用地难、技术获得难等问题。尤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中还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甚至一些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必将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他说。

  “凡是有新的力量进入农村,农村的面貌就会发生大的变化。”曾到很多农村做过专门调查研究的宋洪远表示,推动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他说,城镇中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利于形成城乡互动、一体发展的格局。

  事实上,无论是返乡人员,还是下乡人员,所做的项目大都跟产业融合有关。“这意味着,他们既搞前期的农业生产,又加入到中期的加工,还要做后期的产品营销。”宋洪远说,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也为农民就业、农业增收拓宽了门路。

  有统计表明,在返乡下乡人员中,近55%的人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或者营销产品的。“这在过去的农村是少有的,真的让人耳目一新。”宋洪远说,事实表明,返乡下乡人员创业不仅可以把现代的技术、生活方式以及经营理念导入农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而且可以在农村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灌注新动能。

(作者为民生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