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沈体雁:推动创新方式变革,打造“创客山东”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3-03-14

  山东是中国人口大省、资源大省、经济大省,常居中国经济前三甲,独撑北方经济实力担当,在拱卫京畿、提振东北、联动中原、支撑国家蓝色崛起、引领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诸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独特作用。

  山东有一张靓丽名片——“好客山东”。“好客山东”品牌行动以精炼语言、鲜明形象、极富张力的符号和连续一致的传播向全世界传递了齐鲁文化精髓、山东地方性格和山东人民主动发展、开放发展、诚信发展的战略意图,极大地推动了山东文旅、招商、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山东的发展面临着增长乏力、转型艰难、人口人才外流、环保压力山大等问题和挑战。我认为,其核心的问题是创新不足,根本问题是以礼制和等级差序格局为要义的地方文化和地方治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开放创新、包容创新、社会化创新、组织化创新、颠覆式创新、源头式创新的需要。因此,要把动能转化和舞动黄河战略落到实处,必须实现创新方式转变,重新发现和定位山东在国家文化谱系和创新版图中的新角色、新使命和新形象,再创“创客山东”新名片。具体提出6个建议:

  第一,推动社会阶层结构变革,培育千万量级的新兴创客阶层。创客(mak-er)就是“玩”创新的人,就是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在数字经济时代,创客就是指利用开源软硬件和社会化创新资源将各种创意变成实际产品的人,是互联网世代的造物者、发明家和DIY爱好者。随着创客的职业化、社会化和身份认同化,创客正在成为一种拥有特定生存哲学和行为准则的新的社会阶层,“为创而生、不创则哀”,这是一群有创意且为之付出实践的人。“十四五”期间,山东要实施“四个一批”行动,将人口大省转化为创客大省,培育千万量级的新兴创客阶层,使之成为动能转换的先行者、排头兵、主力军、弄潮儿。

  引一批。利用北京人口疏解、产业疏解和减量发展机遇,吸引或柔性引进100首都创客落户山东,定居山东,创业山东。

  留一批。2019年山东在校大学生约250万,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约220万人,研究生约13万人。但是,根据齐鲁人才网发布的《2018山东秋季人才流动报告》,山东2019届毕业生中选择留在山东的人数仅占17.7%,不足2成;江苏省成为第一流向地区,占比19.1%;浙江省是第二流向地区,占比为18.3%;“北上广”占比分别为10.8%、7.8%和8.7%,山东省沦为“人才输出”大省。因此,我建议,山东一方面要多建大学,建好大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另一方面,要积极制定留人政策,争取每年留下100万大学毕业生,五年留下500万,打造一支创客新军。

  转一批。结合科研院所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推动100万传统体制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走到创新创业前线,成为搅动山东社会转型“鲢鱼效应”的现代创客。

  提一批。山东有200多万经济活动组织和600万个个体工商组织。应从中挑选和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创客精神、善用新型创新工具、适应创新发展形势的新一代创客。

  要面向这些潜在的创客客源,通过持续不断的“创客山东”形象传播,形成强大的品牌吸引力和感召力,引领和推动山东人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招引和聚集全世界热爱山东的创客,把山东变成中国北方、首都之翼最大的创客洼地。

  第二,推动文化变革,锻造新时代山东创客精神。齐鲁文化曾经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具创新的分支流派,比如管仲的人本精神,孔子的教育创新精神,特别是平民教育精神,墨子的科学精神,鲁班的工匠精神,齐文化的开放包容、工商济世和海洋文化精神。再比如,孔子就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创客”,不仅提出了自己的创新理念,而且以客户为中心,周游列国,笃行实战,誓将理想和“新奇”变成现实!“创客山东”新品牌要深入挖掘齐鲁文化的创新基因,延展和拔高齐鲁文化精神内涵,要凸显和强化齐鲁文化这种创客文化传统,把它转变成为新时代创客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圣殿;要在“礼”的文化内核之外,强化齐鲁文化“创”的品牌价值,全面提升“山东”、“山东人”和“山东城市”在新时代全球创新版图中的软实力和话语权;要发挥山东的引领作用,通过“创客山东”的崛起,推动以山东为核心的中国三北“创新共同体”的形成。

  第三,推动城市品质变革,打造人才“雀巢”和人才枢纽。建议抓紧将青岛升格为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在人才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将青岛建设成为中国北方人才双循环枢纽。以青岛为中心,把山东沿海打造成为世界级高品质生活带和消费城市带,成为中国北方涵养人才和创客的黄金海岸。借力青岛啤酒节,打造国际性高水平“创客节”、“造物节”和“世界创客博览会”,使之成为引爆“创客山东”品牌声量的重大节事活动。

  第四,推动产业治理变革,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成立工业研究院、产业集群协会、产业竞争力委员会、企业联盟、财团等新型产业集群平台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产业集群规划、构建、运营过程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业集群大脑”,编制山东产业集群地图,制作重点产业链技术路线图,实现产业集群治理智能化、精细化和协同化,构建具有山东特点的法治、德治、自治、共治的现代产业治理体系。积极发展多层次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多渠道推动关键供应商、生产力中心、劳动力池等“产业公地”建设。在山东现有优势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集群、能源化工集群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基础之上,谋划打造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IT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BT集群)和现代海洋产业集群(OT),为“创客山东”厚植产业“小生境”和创新“营养钵”。

  第五,推动创新治理方式变革,构建新时代山东创客共同体。以海尔、浪潮工业互联网和创客平台为基础,拓展客户价值导向的“A创客”和技术研发导向的“B创客”,构建“平台+生态”创客生态群落。建立开放式实验室、开放式大学、开放式课程和开源软硬技术社区,鼓励开放式创新、定制式创新和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人单合一、互联网制造(Made-in-Internet)、虚拟制造等创新模式,完善“产品创意—产品原型—批量生产”创客产业链。推动大学变革,大力发展新文科、新工科等新学科群,把大学变成“创客山东”孵化器、加速器、减震器和跨越创业“死亡谷”的“创新时空隧道”。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山东大学是山东最高学府,应对标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中国南方的浙江大学等创新型大学,建设成为山东创客教育殿堂和齐鲁创新文化圣地。要实现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信社会和有才科学家等多种创新动能,以及公共逻辑、商业逻辑、科技逻辑等多元逻辑的有机融合,推动山东创新治理方式从政府主导的线性创新向多元主体协同共生的集群式创新转变。

  第六,推动创新空间格局变革,优化“创客山东”布局。对内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创客空间体系,引入专业化的创客空间运营商,实现创客空间和创客基础设施的连锁化、职业化经营。对外要搭建“京津济青创客栖息走廊”,主动融入首都创新生态圈,推动形成“首都创意—山东原型—环渤海量产”京鲁海创客产业链。要以济南西站片区和济南东站片区为据点,把济南建设成为对接首都创新资源、接纳首都创客功能疏解、沟通京沪创客南来北往的山东创客“会馆”和北方“创客天堂”。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沈体雁:推动创新方式变革,打造“创客山东”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3-03-14

  山东是中国人口大省、资源大省、经济大省,常居中国经济前三甲,独撑北方经济实力担当,在拱卫京畿、提振东北、联动中原、支撑国家蓝色崛起、引领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诸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独特作用。

  山东有一张靓丽名片——“好客山东”。“好客山东”品牌行动以精炼语言、鲜明形象、极富张力的符号和连续一致的传播向全世界传递了齐鲁文化精髓、山东地方性格和山东人民主动发展、开放发展、诚信发展的战略意图,极大地推动了山东文旅、招商、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山东的发展面临着增长乏力、转型艰难、人口人才外流、环保压力山大等问题和挑战。我认为,其核心的问题是创新不足,根本问题是以礼制和等级差序格局为要义的地方文化和地方治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开放创新、包容创新、社会化创新、组织化创新、颠覆式创新、源头式创新的需要。因此,要把动能转化和舞动黄河战略落到实处,必须实现创新方式转变,重新发现和定位山东在国家文化谱系和创新版图中的新角色、新使命和新形象,再创“创客山东”新名片。具体提出6个建议:

  第一,推动社会阶层结构变革,培育千万量级的新兴创客阶层。创客(mak-er)就是“玩”创新的人,就是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在数字经济时代,创客就是指利用开源软硬件和社会化创新资源将各种创意变成实际产品的人,是互联网世代的造物者、发明家和DIY爱好者。随着创客的职业化、社会化和身份认同化,创客正在成为一种拥有特定生存哲学和行为准则的新的社会阶层,“为创而生、不创则哀”,这是一群有创意且为之付出实践的人。“十四五”期间,山东要实施“四个一批”行动,将人口大省转化为创客大省,培育千万量级的新兴创客阶层,使之成为动能转换的先行者、排头兵、主力军、弄潮儿。

  引一批。利用北京人口疏解、产业疏解和减量发展机遇,吸引或柔性引进100首都创客落户山东,定居山东,创业山东。

  留一批。2019年山东在校大学生约250万,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约220万人,研究生约13万人。但是,根据齐鲁人才网发布的《2018山东秋季人才流动报告》,山东2019届毕业生中选择留在山东的人数仅占17.7%,不足2成;江苏省成为第一流向地区,占比19.1%;浙江省是第二流向地区,占比为18.3%;“北上广”占比分别为10.8%、7.8%和8.7%,山东省沦为“人才输出”大省。因此,我建议,山东一方面要多建大学,建好大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另一方面,要积极制定留人政策,争取每年留下100万大学毕业生,五年留下500万,打造一支创客新军。

  转一批。结合科研院所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推动100万传统体制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走到创新创业前线,成为搅动山东社会转型“鲢鱼效应”的现代创客。

  提一批。山东有200多万经济活动组织和600万个个体工商组织。应从中挑选和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创客精神、善用新型创新工具、适应创新发展形势的新一代创客。

  要面向这些潜在的创客客源,通过持续不断的“创客山东”形象传播,形成强大的品牌吸引力和感召力,引领和推动山东人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招引和聚集全世界热爱山东的创客,把山东变成中国北方、首都之翼最大的创客洼地。

  第二,推动文化变革,锻造新时代山东创客精神。齐鲁文化曾经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具创新的分支流派,比如管仲的人本精神,孔子的教育创新精神,特别是平民教育精神,墨子的科学精神,鲁班的工匠精神,齐文化的开放包容、工商济世和海洋文化精神。再比如,孔子就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创客”,不仅提出了自己的创新理念,而且以客户为中心,周游列国,笃行实战,誓将理想和“新奇”变成现实!“创客山东”新品牌要深入挖掘齐鲁文化的创新基因,延展和拔高齐鲁文化精神内涵,要凸显和强化齐鲁文化这种创客文化传统,把它转变成为新时代创客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圣殿;要在“礼”的文化内核之外,强化齐鲁文化“创”的品牌价值,全面提升“山东”、“山东人”和“山东城市”在新时代全球创新版图中的软实力和话语权;要发挥山东的引领作用,通过“创客山东”的崛起,推动以山东为核心的中国三北“创新共同体”的形成。

  第三,推动城市品质变革,打造人才“雀巢”和人才枢纽。建议抓紧将青岛升格为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在人才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将青岛建设成为中国北方人才双循环枢纽。以青岛为中心,把山东沿海打造成为世界级高品质生活带和消费城市带,成为中国北方涵养人才和创客的黄金海岸。借力青岛啤酒节,打造国际性高水平“创客节”、“造物节”和“世界创客博览会”,使之成为引爆“创客山东”品牌声量的重大节事活动。

  第四,推动产业治理变革,打造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成立工业研究院、产业集群协会、产业竞争力委员会、企业联盟、财团等新型产业集群平台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产业集群规划、构建、运营过程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业集群大脑”,编制山东产业集群地图,制作重点产业链技术路线图,实现产业集群治理智能化、精细化和协同化,构建具有山东特点的法治、德治、自治、共治的现代产业治理体系。积极发展多层次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多渠道推动关键供应商、生产力中心、劳动力池等“产业公地”建设。在山东现有优势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集群、能源化工集群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基础之上,谋划打造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IT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BT集群)和现代海洋产业集群(OT),为“创客山东”厚植产业“小生境”和创新“营养钵”。

  第五,推动创新治理方式变革,构建新时代山东创客共同体。以海尔、浪潮工业互联网和创客平台为基础,拓展客户价值导向的“A创客”和技术研发导向的“B创客”,构建“平台+生态”创客生态群落。建立开放式实验室、开放式大学、开放式课程和开源软硬技术社区,鼓励开放式创新、定制式创新和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人单合一、互联网制造(Made-in-Internet)、虚拟制造等创新模式,完善“产品创意—产品原型—批量生产”创客产业链。推动大学变革,大力发展新文科、新工科等新学科群,把大学变成“创客山东”孵化器、加速器、减震器和跨越创业“死亡谷”的“创新时空隧道”。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山东大学是山东最高学府,应对标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中国南方的浙江大学等创新型大学,建设成为山东创客教育殿堂和齐鲁创新文化圣地。要实现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信社会和有才科学家等多种创新动能,以及公共逻辑、商业逻辑、科技逻辑等多元逻辑的有机融合,推动山东创新治理方式从政府主导的线性创新向多元主体协同共生的集群式创新转变。

  第六,推动创新空间格局变革,优化“创客山东”布局。对内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创客空间体系,引入专业化的创客空间运营商,实现创客空间和创客基础设施的连锁化、职业化经营。对外要搭建“京津济青创客栖息走廊”,主动融入首都创新生态圈,推动形成“首都创意—山东原型—环渤海量产”京鲁海创客产业链。要以济南西站片区和济南东站片区为据点,把济南建设成为对接首都创新资源、接纳首都创客功能疏解、沟通京沪创客南来北往的山东创客“会馆”和北方“创客天堂”。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