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纪连海:多亏了左宗棠收复新疆,不然出了嘉峪关就是外国
发布时间:2023-03-14

  晚清,时局动荡不安,各方势力虎视眈眈,清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慈禧太后掌权期间,李鸿章为一方,左宗棠为一方,双方僵持不下,关于新疆问题起了冲突……

  海域安全与疆土安全之争

  李鸿章以为海上边塞是重中之重,应该以海军为主,保护海域安全。左宗棠认为新疆问题是重中之重,否则西北边疆不保,危害更大。慈禧左右摇摆,也是举棋不定,最后在左宗棠的强烈建议下决定收复新疆。

  当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需要用兵打仗的地方实在太多,国家极弱又闭关锁国,导致各方势力侵扰,新疆问题就是如此。阿古柏在英俄势力支撑下入侵新疆,导致新疆一度失守,差点沦为殖民地甚至是外国——哲德沙尔汗国。

  左宗棠认为海边失守暂时用闭关锁国的政策可以作为缓兵之计。但是新疆一旦失守,国家疆域将不再完整。而且英俄两国虎视眈眈,大肆掠夺我国资源,其狼子野心,后患无穷。慈禧斟酌后表示同意左宗棠的意见。

  左宗棠“缓进急战、先北后南”收复新疆

  慈禧同意先收复新疆后,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主办新疆平乱。当时还给左宗棠颁发了一个黄马褂,可谓期盼极高。左宗棠也不负厚望,在分析了新疆局势后制定了一系列战略——“缓进急战、先北后南”。

  首先,左宗棠分析利用了新疆的地理条件,决定先收复乌鲁木齐。其次,以乌鲁木齐为战略根据地,养兵屯田后再逐步安抚新疆各部落,一步步收复新疆。

  左宗棠主攻对象就是英俄扶持的阿古柏势力,他采用一系列的作战方式,从双方实力上和地域环境等方面入手逐步击溃阿古柏势力。

  首先,左宗棠从阿古柏最薄弱的地方入手,先建立军队打赢仗的信心后,树立军威,鼓舞士兵士气,然后再逐步瓦解阿古柏的势力范围。其次,在地域环境上,从北疆入手,等平定北疆后再以此为依托和根据地,解决了养兵和粮饷问题,为长期奋战打好了基础。

  左宗棠作战慢条斯理,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在气候、粮饷、交通等方面备战了一年多。在收复古牧地的时候,左宗棠趁其不备,出其不意立刻出击,仅仅用了6天就把对方打败了。由此可见,慈禧没有选错人,左宗棠的耐心和谋略可谓老谋深算。

  阿古柏势力本就在温水中被慢慢煮着,突然面对清军猛烈攻击,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很快便偃旗息鼓。等乌鲁木齐落入左宗棠手里后,清政府上下都欢欣鼓舞,一改往日颓丧之气。左宗棠一战成名,更加积极的推动“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

  左宗棠又执行了另外一个政策——“先北后南”。在北疆全部尽入囊中后,并不急于开进南疆,同时采用“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备战。

  两年多后,在1878年1月2日,左宗棠的队伍开进和阗。清政府进行了最后的收官之战,新疆全部收复回来。左宗棠率领的清军作战有方,训练有素,难怪可以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有杰出的表现,他这次的出兵再一次维护了清政府的利益,巩固了中国疆土领域的完整与安全,在历史上的意义深远。

  战场得利,外交失利

  左宗棠虽说收复了新疆,但是清政府派出的外交大臣却并不像左宗棠一样有胆有谋。清政府派出崇厚为代表跟英俄谈判,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里瓦几亚条约》。

  通过《里瓦几亚条约》,清政府不仅仅要割地赔款,还要卑躬屈膝的面对尴尬的局面。原本左宗棠胜利的大好局面,竟然变得有些滑稽可笑了。

  左宗棠心内愤然,再次请缨二次出兵。经过多年斡旋奋战,终于在1881年与俄国重新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条约指明了中俄两国的势力范围,明确了两国的分界线。虽说该条约也是不怎么公平,也是能争取到的最大利益了。

  纵观清政府的血泪史,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一步走的是相当正确。他的胆略和谋算都说明此人有才有远见。要不是左宗棠带兵努力多年,可能,咱们除了嘉峪关再无国家领土了。

  结语

  落后就要挨打,历史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后人,任何时刻,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保证国家领土安全和完整,是每一个国人都应当有的意识。作为晚清名臣的左宗棠,不负“名臣”美誉。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纪连海:多亏了左宗棠收复新疆,不然出了嘉峪关就是外国
发布时间:2023-03-14

  晚清,时局动荡不安,各方势力虎视眈眈,清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慈禧太后掌权期间,李鸿章为一方,左宗棠为一方,双方僵持不下,关于新疆问题起了冲突……

  海域安全与疆土安全之争

  李鸿章以为海上边塞是重中之重,应该以海军为主,保护海域安全。左宗棠认为新疆问题是重中之重,否则西北边疆不保,危害更大。慈禧左右摇摆,也是举棋不定,最后在左宗棠的强烈建议下决定收复新疆。

  当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需要用兵打仗的地方实在太多,国家极弱又闭关锁国,导致各方势力侵扰,新疆问题就是如此。阿古柏在英俄势力支撑下入侵新疆,导致新疆一度失守,差点沦为殖民地甚至是外国——哲德沙尔汗国。

  左宗棠认为海边失守暂时用闭关锁国的政策可以作为缓兵之计。但是新疆一旦失守,国家疆域将不再完整。而且英俄两国虎视眈眈,大肆掠夺我国资源,其狼子野心,后患无穷。慈禧斟酌后表示同意左宗棠的意见。

  左宗棠“缓进急战、先北后南”收复新疆

  慈禧同意先收复新疆后,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主办新疆平乱。当时还给左宗棠颁发了一个黄马褂,可谓期盼极高。左宗棠也不负厚望,在分析了新疆局势后制定了一系列战略——“缓进急战、先北后南”。

  首先,左宗棠分析利用了新疆的地理条件,决定先收复乌鲁木齐。其次,以乌鲁木齐为战略根据地,养兵屯田后再逐步安抚新疆各部落,一步步收复新疆。

  左宗棠主攻对象就是英俄扶持的阿古柏势力,他采用一系列的作战方式,从双方实力上和地域环境等方面入手逐步击溃阿古柏势力。

  首先,左宗棠从阿古柏最薄弱的地方入手,先建立军队打赢仗的信心后,树立军威,鼓舞士兵士气,然后再逐步瓦解阿古柏的势力范围。其次,在地域环境上,从北疆入手,等平定北疆后再以此为依托和根据地,解决了养兵和粮饷问题,为长期奋战打好了基础。

  左宗棠作战慢条斯理,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在气候、粮饷、交通等方面备战了一年多。在收复古牧地的时候,左宗棠趁其不备,出其不意立刻出击,仅仅用了6天就把对方打败了。由此可见,慈禧没有选错人,左宗棠的耐心和谋略可谓老谋深算。

  阿古柏势力本就在温水中被慢慢煮着,突然面对清军猛烈攻击,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很快便偃旗息鼓。等乌鲁木齐落入左宗棠手里后,清政府上下都欢欣鼓舞,一改往日颓丧之气。左宗棠一战成名,更加积极的推动“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

  左宗棠又执行了另外一个政策——“先北后南”。在北疆全部尽入囊中后,并不急于开进南疆,同时采用“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备战。

  两年多后,在1878年1月2日,左宗棠的队伍开进和阗。清政府进行了最后的收官之战,新疆全部收复回来。左宗棠率领的清军作战有方,训练有素,难怪可以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有杰出的表现,他这次的出兵再一次维护了清政府的利益,巩固了中国疆土领域的完整与安全,在历史上的意义深远。

  战场得利,外交失利

  左宗棠虽说收复了新疆,但是清政府派出的外交大臣却并不像左宗棠一样有胆有谋。清政府派出崇厚为代表跟英俄谈判,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里瓦几亚条约》。

  通过《里瓦几亚条约》,清政府不仅仅要割地赔款,还要卑躬屈膝的面对尴尬的局面。原本左宗棠胜利的大好局面,竟然变得有些滑稽可笑了。

  左宗棠心内愤然,再次请缨二次出兵。经过多年斡旋奋战,终于在1881年与俄国重新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条约指明了中俄两国的势力范围,明确了两国的分界线。虽说该条约也是不怎么公平,也是能争取到的最大利益了。

  纵观清政府的血泪史,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一步走的是相当正确。他的胆略和谋算都说明此人有才有远见。要不是左宗棠带兵努力多年,可能,咱们除了嘉峪关再无国家领土了。

  结语

  落后就要挨打,历史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后人,任何时刻,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保证国家领土安全和完整,是每一个国人都应当有的意识。作为晚清名臣的左宗棠,不负“名臣”美誉。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