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王向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命题
发布时间:2023-03-14

  大家好,我今天主讲的题目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命题》。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是一个整体。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时间起点是2017年10月18日。那一天,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的日子;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全文也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开篇之作。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历史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成为我们党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后,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成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涵盖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判断、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和集中体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的同时,党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党要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什么叫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就是认认真真逐篇阅读。

  当然,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肯定不像读小说,一口气就能读完。我们应该把它当作案头书籍,在办公桌或床头摆放一本,每天有时间就读一两篇。习近平总书记的文风朴实,娓娓道来又生动深刻,每天坚持读一两篇,一个月左右就能读完。

  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主要内容。我将把19个专题作一个简要串讲,希望通过整体介绍,让大家对该书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印象,能够真切理解19个专题之间的逻辑联系。

  第一专题: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这个专题相当于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绪论,介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特点、实践基础、核心要义等。关于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我为大家总结了六个“新”:新时代,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新”,是统领;在这个统领的“新”下面,还有五个“新”,即新矛盾、新布局、新目标、新要求、新作为。

  1.新时代

  说到新时代,首先要记住一个重要知识点,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个完整的逻辑概念,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概念里,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逻辑推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由谁第一次提出的?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邓小平同志的致辞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邓小平同志的致辞中这段话非常经典,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009年,我们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在群众游行环节,当游行队伍簇拥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的巨幅画像依次经过天安门时,每一个方队经过,都现场播放一段领导人的原声讲话录音。当邓小平同志的方队经过时,邓小平同志用四川乡音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响彻寰宇。

  所以,为什么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从1982年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概念,35年来,我们党有一个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主题,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按照逻辑思考,我们还能提出问题:从历史来看,从邓小平同志到习近平同志,我们的党主题一直不变,但是毕竟35年过去了,那么,在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特点是什么?这里“新时代”的概念就进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一个重大历史性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是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条件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多具体的内涵和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肯定不一样了。所以,新时代是统领的。

  2.新矛盾

  新矛盾就是社会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提法一直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我们没有改变过,所以这个概念用了整整36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是文字上的新表达,其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什么叫重大转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要是解决一个有没有的问题;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则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这是不一样的。

  过去,一方面是老百姓有很多的物质文化需要,比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老百姓想要什么?当时家庭建设的“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就是他们想要的。另一方面,是我们落后的社会生产,这是当时我们的短板。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仅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还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比如20年前,谁家买了一辆夏利轿车,就“牛”得很,所以夏利车一度也叫作“国民轿车”。而现在,大家买车已经不是简单取决于有就可以了,对性能、内在技术等都有更高的要求。而且我们的产能在某些方面,甚至过剩。所以,我们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在工业制造方面所有的门类,中国全部具备。也就是说,中国具有最完整的工业生产产业链,所以我们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了。但是我们现在短板是什么?所谓具备所有的工业门类,意味着中国什么都可以造,但是有些东西能造却不能造成世界最好的,比如芯片等,这叫不平衡。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分析是很深刻的,这就是新时代的一大特征——新矛盾。

  3.新布局

  正因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们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候,就有了新布局,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什么是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叫总体布局。什么是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叫战略布局。

  怎么理解新布局的逻辑内涵?大家可以这么理解,总体布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解决的是全面性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只是提高GDP、发展经济就可以了,而是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所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主要解决了全面性的问题。相对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解决的是什么?重点问题。所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解决全面性的问题,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是解决在五位一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当中的四个重点问题,这就叫新布局。

  4.新目标

  由于有了新布局,我们提出了新目标,即在本世纪分两步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新要求

  因为有了新目标,对各行各业,特别是党员干部就要有新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是什么?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另外,我们要求把政治纪律放在首位,要求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这些都是新要求。

  6.新作为

  在新时代,有了新矛盾、新布局、新目标、新要求、新作为,最终是要有新作为、新气象。我们要开辟新局面,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迈进。

  第二专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如果说第一个专题相当于绪论,那么我们可以把第二个专题当作第一部分,即在总体介绍以后,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内涵而言,排在首位的是什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龙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有一个重要的创新性提法,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过去我们讲到社会主义本质,记忆最深的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中的一段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这段话有没有说错?当然没错,这当然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属性。但是,到了党的十九大,我们对此的认识深化了,有了创新性的表述,那就是把党的领导作为最根本的本质特征。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我们的目标,让人民过好日子,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党的领导。所以,第二部分着重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系列重要论述。

  第三专题: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第三个部分实际上就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叫制度,一个叫治理。

  制度和治理之间是什么关系?制度决定治理,治理体现制度。古往今来,一切国家、政党、社会,要保持有效的运行,就需要建立一整套有效的运行机制。而这个运行机制保证社会有序、和谐的核心内容,就是其社会制度,就是一系列国家制度的构建。国家制度是方方面面的,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外交制度等,所有制度的集合就叫治理体系。因为制定制度的目的不是把它贴在墙上,也不是喊口号,而是通过制度来使社会有序运行,也就是治理。什么叫“治”?“治”是相对于“乱”而言的。“治”的意思是康泰、和谐、稳定。“治”靠什么?靠制度。所以,制度决定治理。

  同时,作为一种实践,在具体的治理活动当中,制度执行得到不到位、好不好,最后所呈现的治理效果就叫治理能力。所以,治理又反过来体现了制度本身。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非常明晰,就是未来几十年间,我们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强国的内涵包括什么?不光是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还有很多方面的软实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软实力就是国家制度体系,也就是国家治理体系,以及党和政府在执政过程当中、各社会组织在治理过程当中的治理能力。

  所以,我们过去讲“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现在至少是“五个现代化”,因为要加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二、三个专题之间有逻辑关系吗?我认为有直接的逻辑关系。第一个专题,主要是讲新时代;第二个专题,立足于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即以党的领导为龙头;第三个专题,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有一个抓手,当下我们的重要抓手就是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以,每个专题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逻辑的。

  第四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根本宗旨是什么?这就是第四个专题的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核心命题,是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2020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我觉得说得非常到位,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是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我们党的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苦难走向辉煌,以人民为中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五专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我们把前面四个专题与第五个专题的逻辑连起来说一遍:以新时代为背景,以党的领导为龙头,以国家治理体系和制度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以“双决胜”作为当下的重点目标。为什么以“双决胜”作为重点目标?我们可以做一个逻辑推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也不止停留在思想层面作为我们的价值观念,而是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当中。以人民为中心在不同时代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在今天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好日子,有两个最重要的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决胜脱贫攻坚。

  当下我们为什么有这两个目标?中国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努力和奋斗,已经真正成为中等收入国家,这是根据整个国际社会在某一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即现行标准来确定的。现行的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标准是什么?大体上是人均国民总收入在6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的国家。中国现在是多少?我们2019年的人均GDP已经突破9000美元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最早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都有可量化的指标。以经济为例,我们以2010年的人均GDP为基数,到2020年要翻一番。2020年这个目标必须实现,所以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然,不仅仅有经济指标,还有很多其他的指标。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有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现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度达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这些国家要想再跨越一个台阶,继续向高收入国家迈进,难度却非常大,比如一些拉美国家,不但没有迈过10000美元的槛,而且经济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这是一个经济学规律。借用航空理论,飞机在天上飞的时候,速度可以慢下来,但是却不能停在空中,停下来飞机就会掉下来,这叫飞机失速。经济也会失速。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以后,假如不能继续前进,经济必然会停滞、衰退,就是掉下去了。所以后来有人把这个现象叫“拉美陷阱”,也叫“中等收入陷阱”或“发展中国家陷阱”。

  所以,中国一定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中央坚定不移的决心。尽管2020年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也在严重衰退,但是我们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心是不变的,我们的核心目标是不变的。这是第一个决胜。简单地讲,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如果打不牢,后面的中华民族大复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所以,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是以人民为中心在当下必须做到的一个具体政策指标。

  为什么叫两个“决胜”?如果我们做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突破了10000美元大关,开始走向高收入国家,为什么还要同时提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五部分有一篇文章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是两个“决胜”。简单地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辩证的关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比2010年翻一番,这叫总体目标,这个目标我们丝毫不能打折扣。

  但是我们前面说了,我们的短板是什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讲得非常明白,要处理好总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翻一番,不能够有任何折扣。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的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都同步的达到翻一番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平均主义,我们还有发展不平衡的地方。虽然不能做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都同步翻一番,但是我们有一个底线。如果说总体目标是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以上,而个体目标就要落实到具体的人,要建卡立档,至少要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所以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是底线。

  所以,从总体目标来讲,今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个体目标来讲,我们要彻底消灭中国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所以习近平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

  第六专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要想实现当下“双决胜”的目标,难度很大,困难很多,阻碍很大,怎么才能冲破阻力、实现既定目标?我们党有一个历史经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改革开放。所以,第六个专题讲改革,第七个专题讲开放。

  第七专题: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第八专题: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

  以忧患意识、底线思维为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提出,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一定要有忧患意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的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当中,有一段非常有预见性、令人振聋发聩的话:“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如今我们就遇到很多惊涛骇浪,包括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的衰退等,但是我们有预见性、有准备,这就是底线思维。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那么,什么叫底线思维?简单地讲,底线思维是一种辩证思维,就是凡事做最坏的打算,但是朝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关键是出现意想不到的最坏情况,我们有预案。这就是中国人讲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第九专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讲经济的)

  第十专题: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讲政治的)

  第十一专题:筑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是讲文化的)

  第十二专题: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这是讲社会建设的)

  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

  第十二专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讲生态的)

  从第九专题到第十二专题,这五个专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第十四专题: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这是讲国防建设的内容,所有这一切都要以强大的国防为后盾。

  第十五专题: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当中,包括我们的国防建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所以第十五个部分讲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十六专题: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十七专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八专题: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第十六部分、第十七部分、第十八部分都是和中国的对外交往有关的内容。

  第十九专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后的落脚点、基础是党的自身建设。以党的领导为龙头,以党的自身建设为基础,一头一尾前后呼应。

  立足于新时代,以党的领导为龙头,以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两个“决胜”为当下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加强国防建设来为上述目标保驾护航、为实现国家统一做准备,同时积极进行对外交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逻辑构架,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主要内容。

  二、读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命题,也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全部实践的重大课题。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113页,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这段话的背景是什么?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立场。我们经常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那么什么叫立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是站在谁的一边,是为谁谋利益,为谁去斗争、去奋斗的。答案非常清晰,就是人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四个基本特征,我总结为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70多年以后,它进入中国,后来彻底地改变了中国。一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第二个关键词,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它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是为谁谋利益、站在谁一边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立场。

  第三个关键词,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为人民的,而不是空说,要实实在在去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第四个关键词,发展开放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七十多年,依然保持勃勃的生机。因为它在不断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直到今天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在四个关键词中,“人民”为什么是核心命题?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为人类求解放”其实就是毛泽东同志归纳的五个字——为人民服务。所以,为什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命题?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坚实的政治立场,也是它的哲学基础,即唯物史观。

  2020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以人民为中心在不同时代其内涵、表现是有变化的。比如,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曾经写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和大家分享一下。

  近期,中央提出开展“四史”(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有助于我们理解党的重大理论和系列重大举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同志写于1930年。1930年在党的历史上处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也是中国革命最艰难困苦的时期。井冈山斗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根据地在军事上“围剿”,在经济上严密封锁。在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两年零四个月里,共牺牲四万多名烈士。这是非常艰难的年代,我们革命队伍内部一些同志对革命前途表示出了悲观情绪。当时23岁的林彪就向毛泽东同志提出一个问题: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针对林彪提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写了一封长信,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这封信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编撰《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时,这封信被收入并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们来看看毛泽东同志是怎么写的。毛泽东用一句鲜明生动的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形容当时的革命形势,这是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在文中,毛泽东同志做了非常理性的分析,丝丝入扣地分析了“红旗能打多久”,即:红旗不但能打下去,而且将来一定可以插遍全中国。为什么?关键是人民。毛泽东分析,共产党是为工农兵谋利益的,工农兵当时有个代称叫“苏维埃”。所以,当时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也就是“唤起工农千百万”,为人民求解放。

  井冈山斗争之后,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于1931年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毛泽东同志担任主席。“苏维埃”是什么意思?当时毛泽东同志讲,就是中国最广大的人民。他进一步分析,在工农兵当中谁又是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重的?毫无疑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所以,最严重的是农民问题。因此,当时我们的目标非常鲜明——土地革命。

  所以,我们的“以人民为中心”是非常实在的。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第一,人民是谁?第二,为人民做什么?为人民谋利益。这个利益很具体的,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讲,最核心的利益毫无疑问是土地,所以我们叫“土地革命战争”。那时候如果动员农民参加革命,农民兄弟问什么革命,就说土地革命。什么叫土地革命?革命成功了就有土地了。所以,中国共产党最后能够赢得天下,首先就是因为赢得了农民。十几年后,60万的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号称百万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在60万解放军的背后,有200多万日夜推着小车上前线支援的民工。所以,陈毅元帅曾经非常深情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同志说,表面上看解放军的数量比国民党军少,但是每一个士兵之后至少有三个后勤保障人员。人民真的太伟大了,在淮海战役当中,战区老百姓的口号是:解放军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我们有什么我们就给什么。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倾其所有支援解放军,为什么?因为当时山东解放区的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土改,老百姓已经分到土地了。所以,淮海战役打响后,当地百姓还有一个非常朴素的口号,叫“保家卫田”。这就是人民的选择。

  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泽东同志非常有信心地讲:“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他说,“在将来的形势之下,什么党派都是不能和共产党争群众的。”毛泽东信心满满地讲,革命高潮快要到来了。革命胜利并不遥远,我们是看得见的。

  毛泽东同志用了一段精彩绝伦的话作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结尾:“它(革命胜利的曙光)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我热泪盈眶。从1930年到1949年,十几年的时间,我们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靠的是什么?人民。

  直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从未改变的信念、宗旨,就是人民至上。但是,在宗旨不变的同时,其具体内容又是有改变的,比如今天我们讲人民至上,就是保障人民的各项基本权益,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的庄严承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障人民美好生活。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以人民为中心,首先保障人民的什么权利?当然是生命权、健康权。为此,我们不惜一切代价。2020年1月23日,为了控制疫情,中央作出了武汉“封城”的决定,这需要有巨大政治勇气。因为湖北地处华中,是号称九省通衢的交通要道,一旦“封城”,产生的经济社会的代价不可小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面对着疫情的严重冲击和世界经济的严重衰退,我们也面临很大的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两会期间,中央提出“六稳六保”。“六稳六保”的核心内容还是从人民最基本的利益出发。“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第一稳,稳就业;第一保,保居民就业。民生是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也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至少包括八大民生,即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就业在民生当中属于前提性的方面。因为有就业就有经济收入,那么其他的医疗健康、教育增长等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满足;而没有就业,则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六保”都是与老百姓的直接利益息息相关的。

  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提到,截至5月31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而且对所有患者,我们一视同仁地救助,这次我们治愈的最大年龄的患者是100岁的老人,最小的是刚出生几十个小时的婴儿,真正体现了为人民高度负责的政府。所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早在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昭告天下:“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1944年9月8号,毛泽东同志发表《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演讲,在开篇他讲道:“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通俗易懂,寥寥数语,把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鲜明地写在了党的旗帜上。

  中国共产党也是唯一一个公开要求每一个党员都要公而忘私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中就有一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而其他哪个党能做到?可见,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实实在在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能够喊出“人民万岁”的政党。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个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不同场合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标题本身就非常生动形象。比如第一篇文章,标题是《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文风朴实,娓娓道来,平易近人,并且生动深刻。2017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3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7亿多人实现脱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坚定了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信心。”

  第二篇文章标题是《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在这一篇里习近平总书记也作了很多精彩讲话。我们党执政是为人民。为人民不是空话,比如在今天,为人民就是要保障人民的基本民生。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长期执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老百姓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第三篇文章标题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141页有这样一段话:“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最后做一个小结,我们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原原本本、原汁原味、逐篇认真阅读,尤其要把握19个专题的内在逻辑,但是同时也抓住其核心命题,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不同的时代,其具体目标、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在今天,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追求,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从长远看,就是在中华民族进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背景下,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这个目标一旦实现,人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这个目标本身也是人民来创造的。人民是这个目标的创造主体,也是这个目标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向着更高的标准、向着更美好的生活迈进,并且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相信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讲话当中强调,“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这样豪迈宣言的背后,是亿万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王向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命题
发布时间:2023-03-14

  大家好,我今天主讲的题目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命题》。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是一个整体。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分为19个专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时间起点是2017年10月18日。那一天,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的日子;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全文也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开篇之作。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历史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成为我们党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后,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成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涵盖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判断、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和集中体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的同时,党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党要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什么叫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就是认认真真逐篇阅读。

  当然,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肯定不像读小说,一口气就能读完。我们应该把它当作案头书籍,在办公桌或床头摆放一本,每天有时间就读一两篇。习近平总书记的文风朴实,娓娓道来又生动深刻,每天坚持读一两篇,一个月左右就能读完。

  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主要内容。我将把19个专题作一个简要串讲,希望通过整体介绍,让大家对该书的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印象,能够真切理解19个专题之间的逻辑联系。

  第一专题: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这个专题相当于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绪论,介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特点、实践基础、核心要义等。关于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我为大家总结了六个“新”:新时代,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新”,是统领;在这个统领的“新”下面,还有五个“新”,即新矛盾、新布局、新目标、新要求、新作为。

  1.新时代

  说到新时代,首先要记住一个重要知识点,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个完整的逻辑概念,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概念里,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逻辑推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由谁第一次提出的?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邓小平同志的致辞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邓小平同志的致辞中这段话非常经典,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009年,我们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在群众游行环节,当游行队伍簇拥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的巨幅画像依次经过天安门时,每一个方队经过,都现场播放一段领导人的原声讲话录音。当邓小平同志的方队经过时,邓小平同志用四川乡音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响彻寰宇。

  所以,为什么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从1982年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概念,35年来,我们党有一个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主题,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按照逻辑思考,我们还能提出问题:从历史来看,从邓小平同志到习近平同志,我们的党主题一直不变,但是毕竟35年过去了,那么,在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特点是什么?这里“新时代”的概念就进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一个重大历史性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是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条件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多具体的内涵和五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肯定不一样了。所以,新时代是统领的。

  2.新矛盾

  新矛盾就是社会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提法一直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我们没有改变过,所以这个概念用了整整36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是文字上的新表达,其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什么叫重大转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要是解决一个有没有的问题;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则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这是不一样的。

  过去,一方面是老百姓有很多的物质文化需要,比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老百姓想要什么?当时家庭建设的“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就是他们想要的。另一方面,是我们落后的社会生产,这是当时我们的短板。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仅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还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比如20年前,谁家买了一辆夏利轿车,就“牛”得很,所以夏利车一度也叫作“国民轿车”。而现在,大家买车已经不是简单取决于有就可以了,对性能、内在技术等都有更高的要求。而且我们的产能在某些方面,甚至过剩。所以,我们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在工业制造方面所有的门类,中国全部具备。也就是说,中国具有最完整的工业生产产业链,所以我们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了。但是我们现在短板是什么?所谓具备所有的工业门类,意味着中国什么都可以造,但是有些东西能造却不能造成世界最好的,比如芯片等,这叫不平衡。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分析是很深刻的,这就是新时代的一大特征——新矛盾。

  3.新布局

  正因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们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候,就有了新布局,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什么是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叫总体布局。什么是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叫战略布局。

  怎么理解新布局的逻辑内涵?大家可以这么理解,总体布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解决的是全面性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只是提高GDP、发展经济就可以了,而是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所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主要解决了全面性的问题。相对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解决的是什么?重点问题。所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解决全面性的问题,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是解决在五位一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当中的四个重点问题,这就叫新布局。

  4.新目标

  由于有了新布局,我们提出了新目标,即在本世纪分两步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新要求

  因为有了新目标,对各行各业,特别是党员干部就要有新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是什么?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另外,我们要求把政治纪律放在首位,要求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这些都是新要求。

  6.新作为

  在新时代,有了新矛盾、新布局、新目标、新要求、新作为,最终是要有新作为、新气象。我们要开辟新局面,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迈进。

  第二专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如果说第一个专题相当于绪论,那么我们可以把第二个专题当作第一部分,即在总体介绍以后,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内涵而言,排在首位的是什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龙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有一个重要的创新性提法,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过去我们讲到社会主义本质,记忆最深的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中的一段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这段话有没有说错?当然没错,这当然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属性。但是,到了党的十九大,我们对此的认识深化了,有了创新性的表述,那就是把党的领导作为最根本的本质特征。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我们的目标,让人民过好日子,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党的领导。所以,第二部分着重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系列重要论述。

  第三专题: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第三个部分实际上就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叫制度,一个叫治理。

  制度和治理之间是什么关系?制度决定治理,治理体现制度。古往今来,一切国家、政党、社会,要保持有效的运行,就需要建立一整套有效的运行机制。而这个运行机制保证社会有序、和谐的核心内容,就是其社会制度,就是一系列国家制度的构建。国家制度是方方面面的,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军事制度、外交制度等,所有制度的集合就叫治理体系。因为制定制度的目的不是把它贴在墙上,也不是喊口号,而是通过制度来使社会有序运行,也就是治理。什么叫“治”?“治”是相对于“乱”而言的。“治”的意思是康泰、和谐、稳定。“治”靠什么?靠制度。所以,制度决定治理。

  同时,作为一种实践,在具体的治理活动当中,制度执行得到不到位、好不好,最后所呈现的治理效果就叫治理能力。所以,治理又反过来体现了制度本身。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非常明晰,就是未来几十年间,我们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强国的内涵包括什么?不光是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还有很多方面的软实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软实力就是国家制度体系,也就是国家治理体系,以及党和政府在执政过程当中、各社会组织在治理过程当中的治理能力。

  所以,我们过去讲“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现在至少是“五个现代化”,因为要加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二、三个专题之间有逻辑关系吗?我认为有直接的逻辑关系。第一个专题,主要是讲新时代;第二个专题,立足于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即以党的领导为龙头;第三个专题,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有一个抓手,当下我们的重要抓手就是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以,每个专题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逻辑的。

  第四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根本宗旨是什么?这就是第四个专题的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核心命题,是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2020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我觉得说得非常到位,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是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我们党的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苦难走向辉煌,以人民为中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五专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我们把前面四个专题与第五个专题的逻辑连起来说一遍:以新时代为背景,以党的领导为龙头,以国家治理体系和制度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以“双决胜”作为当下的重点目标。为什么以“双决胜”作为重点目标?我们可以做一个逻辑推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也不止停留在思想层面作为我们的价值观念,而是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当中。以人民为中心在不同时代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在今天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好日子,有两个最重要的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决胜脱贫攻坚。

  当下我们为什么有这两个目标?中国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努力和奋斗,已经真正成为中等收入国家,这是根据整个国际社会在某一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即现行标准来确定的。现行的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标准是什么?大体上是人均国民总收入在6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的国家。中国现在是多少?我们2019年的人均GDP已经突破9000美元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最早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都有可量化的指标。以经济为例,我们以2010年的人均GDP为基数,到2020年要翻一番。2020年这个目标必须实现,所以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然,不仅仅有经济指标,还有很多其他的指标。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有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现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度达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这些国家要想再跨越一个台阶,继续向高收入国家迈进,难度却非常大,比如一些拉美国家,不但没有迈过10000美元的槛,而且经济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这是一个经济学规律。借用航空理论,飞机在天上飞的时候,速度可以慢下来,但是却不能停在空中,停下来飞机就会掉下来,这叫飞机失速。经济也会失速。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以后,假如不能继续前进,经济必然会停滞、衰退,就是掉下去了。所以后来有人把这个现象叫“拉美陷阱”,也叫“中等收入陷阱”或“发展中国家陷阱”。

  所以,中国一定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中央坚定不移的决心。尽管2020年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也在严重衰退,但是我们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心是不变的,我们的核心目标是不变的。这是第一个决胜。简单地讲,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如果打不牢,后面的中华民族大复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所以,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是以人民为中心在当下必须做到的一个具体政策指标。

  为什么叫两个“决胜”?如果我们做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突破了10000美元大关,开始走向高收入国家,为什么还要同时提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五部分有一篇文章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是两个“决胜”。简单地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辩证的关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比2010年翻一番,这叫总体目标,这个目标我们丝毫不能打折扣。

  但是我们前面说了,我们的短板是什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讲得非常明白,要处理好总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翻一番,不能够有任何折扣。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的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都同步的达到翻一番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平均主义,我们还有发展不平衡的地方。虽然不能做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都同步翻一番,但是我们有一个底线。如果说总体目标是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以上,而个体目标就要落实到具体的人,要建卡立档,至少要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所以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是底线。

  所以,从总体目标来讲,今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个体目标来讲,我们要彻底消灭中国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所以习近平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

  第六专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要想实现当下“双决胜”的目标,难度很大,困难很多,阻碍很大,怎么才能冲破阻力、实现既定目标?我们党有一个历史经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改革开放。所以,第六个专题讲改革,第七个专题讲开放。

  第七专题: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第八专题: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

  以忧患意识、底线思维为保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提出,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一定要有忧患意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的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当中,有一段非常有预见性、令人振聋发聩的话:“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如今我们就遇到很多惊涛骇浪,包括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的衰退等,但是我们有预见性、有准备,这就是底线思维。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那么,什么叫底线思维?简单地讲,底线思维是一种辩证思维,就是凡事做最坏的打算,但是朝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关键是出现意想不到的最坏情况,我们有预案。这就是中国人讲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第九专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讲经济的)

  第十专题: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讲政治的)

  第十一专题:筑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是讲文化的)

  第十二专题: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这是讲社会建设的)

  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

  第十二专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讲生态的)

  从第九专题到第十二专题,这五个专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第十四专题: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这是讲国防建设的内容,所有这一切都要以强大的国防为后盾。

  第十五专题: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当中,包括我们的国防建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所以第十五个部分讲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十六专题: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十七专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八专题: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第十六部分、第十七部分、第十八部分都是和中国的对外交往有关的内容。

  第十九专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后的落脚点、基础是党的自身建设。以党的领导为龙头,以党的自身建设为基础,一头一尾前后呼应。

  立足于新时代,以党的领导为龙头,以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两个“决胜”为当下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加强国防建设来为上述目标保驾护航、为实现国家统一做准备,同时积极进行对外交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逻辑构架,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主要内容。

  二、读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命题,也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全部实践的重大课题。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113页,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这段话的背景是什么?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立场。我们经常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那么什么叫立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是站在谁的一边,是为谁谋利益,为谁去斗争、去奋斗的。答案非常清晰,就是人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四个基本特征,我总结为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70多年以后,它进入中国,后来彻底地改变了中国。一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第二个关键词,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它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是为谁谋利益、站在谁一边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立场。

  第三个关键词,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为人民的,而不是空说,要实实在在去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第四个关键词,发展开放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七十多年,依然保持勃勃的生机。因为它在不断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直到今天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在四个关键词中,“人民”为什么是核心命题?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为人类求解放”其实就是毛泽东同志归纳的五个字——为人民服务。所以,为什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命题?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坚实的政治立场,也是它的哲学基础,即唯物史观。

  2020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以人民为中心在不同时代其内涵、表现是有变化的。比如,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曾经写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和大家分享一下。

  近期,中央提出开展“四史”(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有助于我们理解党的重大理论和系列重大举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同志写于1930年。1930年在党的历史上处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也是中国革命最艰难困苦的时期。井冈山斗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根据地在军事上“围剿”,在经济上严密封锁。在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两年零四个月里,共牺牲四万多名烈士。这是非常艰难的年代,我们革命队伍内部一些同志对革命前途表示出了悲观情绪。当时23岁的林彪就向毛泽东同志提出一个问题: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针对林彪提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写了一封长信,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这封信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编撰《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时,这封信被收入并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们来看看毛泽东同志是怎么写的。毛泽东用一句鲜明生动的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形容当时的革命形势,这是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在文中,毛泽东同志做了非常理性的分析,丝丝入扣地分析了“红旗能打多久”,即:红旗不但能打下去,而且将来一定可以插遍全中国。为什么?关键是人民。毛泽东分析,共产党是为工农兵谋利益的,工农兵当时有个代称叫“苏维埃”。所以,当时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也就是“唤起工农千百万”,为人民求解放。

  井冈山斗争之后,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于1931年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毛泽东同志担任主席。“苏维埃”是什么意思?当时毛泽东同志讲,就是中国最广大的人民。他进一步分析,在工农兵当中谁又是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重的?毫无疑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所以,最严重的是农民问题。因此,当时我们的目标非常鲜明——土地革命。

  所以,我们的“以人民为中心”是非常实在的。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第一,人民是谁?第二,为人民做什么?为人民谋利益。这个利益很具体的,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讲,最核心的利益毫无疑问是土地,所以我们叫“土地革命战争”。那时候如果动员农民参加革命,农民兄弟问什么革命,就说土地革命。什么叫土地革命?革命成功了就有土地了。所以,中国共产党最后能够赢得天下,首先就是因为赢得了农民。十几年后,60万的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号称百万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在60万解放军的背后,有200多万日夜推着小车上前线支援的民工。所以,陈毅元帅曾经非常深情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同志说,表面上看解放军的数量比国民党军少,但是每一个士兵之后至少有三个后勤保障人员。人民真的太伟大了,在淮海战役当中,战区老百姓的口号是:解放军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我们有什么我们就给什么。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倾其所有支援解放军,为什么?因为当时山东解放区的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土改,老百姓已经分到土地了。所以,淮海战役打响后,当地百姓还有一个非常朴素的口号,叫“保家卫田”。这就是人民的选择。

  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泽东同志非常有信心地讲:“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他说,“在将来的形势之下,什么党派都是不能和共产党争群众的。”毛泽东信心满满地讲,革命高潮快要到来了。革命胜利并不遥远,我们是看得见的。

  毛泽东同志用了一段精彩绝伦的话作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结尾:“它(革命胜利的曙光)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我热泪盈眶。从1930年到1949年,十几年的时间,我们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靠的是什么?人民。

  直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从未改变的信念、宗旨,就是人民至上。但是,在宗旨不变的同时,其具体内容又是有改变的,比如今天我们讲人民至上,就是保障人民的各项基本权益,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的庄严承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障人民美好生活。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以人民为中心,首先保障人民的什么权利?当然是生命权、健康权。为此,我们不惜一切代价。2020年1月23日,为了控制疫情,中央作出了武汉“封城”的决定,这需要有巨大政治勇气。因为湖北地处华中,是号称九省通衢的交通要道,一旦“封城”,产生的经济社会的代价不可小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面对着疫情的严重冲击和世界经济的严重衰退,我们也面临很大的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两会期间,中央提出“六稳六保”。“六稳六保”的核心内容还是从人民最基本的利益出发。“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第一稳,稳就业;第一保,保居民就业。民生是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也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至少包括八大民生,即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就业在民生当中属于前提性的方面。因为有就业就有经济收入,那么其他的医疗健康、教育增长等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满足;而没有就业,则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六保”都是与老百姓的直接利益息息相关的。

  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提到,截至5月31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而且对所有患者,我们一视同仁地救助,这次我们治愈的最大年龄的患者是100岁的老人,最小的是刚出生几十个小时的婴儿,真正体现了为人民高度负责的政府。所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早在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昭告天下:“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1944年9月8号,毛泽东同志发表《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演讲,在开篇他讲道:“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通俗易懂,寥寥数语,把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鲜明地写在了党的旗帜上。

  中国共产党也是唯一一个公开要求每一个党员都要公而忘私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中就有一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而其他哪个党能做到?可见,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实实在在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能够喊出“人民万岁”的政党。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四个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不同场合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标题本身就非常生动形象。比如第一篇文章,标题是《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文风朴实,娓娓道来,平易近人,并且生动深刻。2017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3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7亿多人实现脱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坚定了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信心。”

  第二篇文章标题是《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在这一篇里习近平总书记也作了很多精彩讲话。我们党执政是为人民。为人民不是空话,比如在今天,为人民就是要保障人民的基本民生。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长期执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老百姓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第三篇文章标题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141页有这样一段话:“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最后做一个小结,我们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原原本本、原汁原味、逐篇认真阅读,尤其要把握19个专题的内在逻辑,但是同时也抓住其核心命题,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不同的时代,其具体目标、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在今天,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追求,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从长远看,就是在中华民族进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背景下,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这个目标一旦实现,人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这个目标本身也是人民来创造的。人民是这个目标的创造主体,也是这个目标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向着更高的标准、向着更美好的生活迈进,并且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相信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讲话当中强调,“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这样豪迈宣言的背后,是亿万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