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潘建成:中国是人才大国 10万人出一个天才就有一万多
发布时间:2023-03-13

  潘建成称,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但是一定数目人里面一定会有天才的。中国有14亿人口,假定10万个人里面有一个天才,就会有一万多天才。他表示,“这些天才发挥它的作用,那中国的创新能力将非常巨大。”

  以下为演讲实录:

  潘建成:谢谢主持人。最新的数据出炉,我们可以依据最新的数据来说,但是我今天倒并不是完全想只是就上半年的数据来谈我的观点,我想把短期的数据与未来长期的发展结合起来讲,所以我有一个题目,想说中国经济到了与高质量发展对表的关键时刻,这是我的主题。

  为什么这么讲呢?首先,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韧性就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尤其最近三年来我们遇到很多情况,但是我们的经济运行保持着异常地平稳。我们刚刚发布的数据进一步显示我们已经连续12个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在6.7到6.9%之间,这样一个0.2个百分点狭窄的区间维持12个季度,这是历史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它不仅表现在增长的平稳,还表现在物价的平稳,我今天早上来之前查了一下CPI差不多连续6到7年时间在2%左右波动,多数时候低于2%,高于1%,我们这么长时间没有通缩的危险,当然PPI也是呈现一个健康的发展发展,所谓健康就是我们改变了过去连续54个月下跌,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难过的日子,2017年出现同比回升,一直到现在,今年上半年6月份,同比保持着温和的上涨态势,今年曾经一度环比出现了下跌,但是最近两三个月环比又出现了上升,所以PPI的温和上升意味着工业品市场需求的平稳,所以这都是比较好的条件。

  这个韧性还体现在什么,体现在就业非常地平稳,包括增长的稳,物价的稳,还有就业。这个就业稳不仅仅是稳了,它实际上是在改善,就业的形势在不断地改善。失业率其实是下降的,因为失业率你要同比地看,我们要同比地看,因为失业率有季节性,同比看我们失业率是呈现温和下跌的趋势,所以就业形势这些年来是一直在改善,所以这样一个挑战为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为什么会这么稳呢,我们要分析,有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处于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新动能形成的关键时期,最近一段时间来,这个趋势一直在延续,我们说消费结构升级,以服务性消费比重不断扩大为典型的标志,消费对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强,消费的信心在最近三个季度,连续处于历史的最高水平,我们很多人分析消费,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分析,我可以跟大家讲这个指标它越来越不能够全面地反映消费了,因为消费更多的是在服务,而不是在商品领域,所以你要仅仅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波动来体现消费,可能会有局限性。

  从我们的数据来看,这个消费贡献增强的趋势还在延续,从新动能的形成我们也可以看到,伴随着全球性的新技术改革,中国很好的融入了这样一种技术革命的浪潮,最突出的融入了以新材料,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物理学的革命,和以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共享经济为标志的这场数字革命,带来了我们新动能快速的增长,比如大家说了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等,比方说共享经济,互联网+,从行业上来看,可以看IT服务业高速增长,这些都代表着新动能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们经济的韧性的增强,保持稳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想特别说,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当前经济运行的环境。第一个的环境就是国际经济环境,这一点前面几位同志都讲的很好,我就不重复了,正好为我这个做了铺垫,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源于中美贸易的冲突的加剧,这个变化对我们至少国际经济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第二个重大的环境,就是我们十九大之后,我们坚定不移地推动三大攻坚战,而且目前日见成效,成效越来越明显,在这个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清醒认识到一点,就是我们三大攻坚战其中化解重大风险与污染防治,这两个攻坚战我们目前处于持续的推进时期,坚持不懈,那我们也必须要清醒认识到,在化解重大风险的时候,在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环保督查力度的时候,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难度其实是在加大的,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到过去我们追求的那种又希望经济增长快,又希望质量高,又希望风险低,这样一种形势很难维持。当然,能做到最好,但是如果做不到我们该取什么,该舍什么,到这个时候了。

  第三点,这个形势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的是,我刚才说了新动能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产生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知道,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新动能增长的很快,比如新能源汽车几乎成倍的增长,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新动能总的体量在当前经济中它并不高,这一点必须清醒,比方说新能源汽车几乎成倍的增长,似乎对汽车产业产生重大的推动,但是你有没有想到,新能源汽车在汽车的比重还不到3%,百分之二点几,它即便是成倍的增长,对于整个汽车产业的推动似乎还不是那么高的,当然我们说整个新动能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不会那么低。

  今年4月份发布了一个数据,2016年三新经济增加值,新产业,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占整个GDP的比重是15.3,这是2016年的数据,现在我想到了2018年,我们新动能应该在增长,但是一年多前也只有15.3%,现在恐怕也不会太高,所以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天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总的水平还不高,我们还迫切需要加快新动能增长的步伐,不要感觉到好像我们已经靠着新动能已经可以未来无忧了,远远没有到这个时候,所以这是第二个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我特别想说,这15.3%的比重里面更多的还是量的概念,还不完全是新动能的质,我们知道中兴通讯事件更进一步敲响了警钟,整个新动能的质又是特别重要的,创新的大国重器又是特别重要的,这是第二个对当前环境的认识。

  第三点,我们要真正地与高质量发展对表,怎么去对表呢?

  我想第一个,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人口大国的优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接近14亿人口,而且还不要忘了,我们是一个处在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的人口大国,这个时候中国本身是一个世界最大的市场,这是一个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自己其实市场潜力非常大,只不过我们没有充分地把它挖掘出来。人口大国有很多产业,我们可以自循环就能实现,所以我们很多创新可以通过自己的市场就能够形成基础,所以这个优势我们一定,尤其在今天中美贸易冲突加剧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这个是我们取得未来成功的基石,也是我们对于进行交涉的一个重要的王牌。

  第二个,人口大国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我们创新动力形成靠什么,靠人才,而人口大国它也同时就可以是人才大国,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特殊人才,高人才,高水平的人才,或者用通俗的话说天才,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但是一定数目人里面一定会有天才的,但是人口大国概率差不多的话,14亿人口,假定10万个人里面有一个天才的话,那么14亿人就会有一万多天才,如果这些天才真正地培育起来,发挥它的作用,那中国的创新能力将是非常之巨大。关键是我说的前提是如何培育这样一个天才环境。

  同时也要认识到人口发展的变化,带来的就业与增长的惯性,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就是今天的就业,因为劳动人口持续五六年的下降,已经不需要那么高的就业了,但是我们增长速度可以下降,所以我们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容忍度,波动的容忍度,加快与高质量发展对表的力度,要认真落实中央政治局4月份会议的精神,对得上的抓紧推,对不上的及时赶,不要再抱着过去老的模式不放了,不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下滑过度担忧,提高这样一个容忍度,你不提高这样的容忍度,你将很难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所以我们各个地方都在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很多地方愿意引用总书记的一句话,叫做撸起袖子加油干,但是我个人觉得,我们同时还要学习“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恒心,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谢谢。

(作者为民生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高级统计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潘建成:中国是人才大国 10万人出一个天才就有一万多
发布时间:2023-03-13

  潘建成称,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但是一定数目人里面一定会有天才的。中国有14亿人口,假定10万个人里面有一个天才,就会有一万多天才。他表示,“这些天才发挥它的作用,那中国的创新能力将非常巨大。”

  以下为演讲实录:

  潘建成:谢谢主持人。最新的数据出炉,我们可以依据最新的数据来说,但是我今天倒并不是完全想只是就上半年的数据来谈我的观点,我想把短期的数据与未来长期的发展结合起来讲,所以我有一个题目,想说中国经济到了与高质量发展对表的关键时刻,这是我的主题。

  为什么这么讲呢?首先,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韧性就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尤其最近三年来我们遇到很多情况,但是我们的经济运行保持着异常地平稳。我们刚刚发布的数据进一步显示我们已经连续12个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在6.7到6.9%之间,这样一个0.2个百分点狭窄的区间维持12个季度,这是历史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它不仅表现在增长的平稳,还表现在物价的平稳,我今天早上来之前查了一下CPI差不多连续6到7年时间在2%左右波动,多数时候低于2%,高于1%,我们这么长时间没有通缩的危险,当然PPI也是呈现一个健康的发展发展,所谓健康就是我们改变了过去连续54个月下跌,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难过的日子,2017年出现同比回升,一直到现在,今年上半年6月份,同比保持着温和的上涨态势,今年曾经一度环比出现了下跌,但是最近两三个月环比又出现了上升,所以PPI的温和上升意味着工业品市场需求的平稳,所以这都是比较好的条件。

  这个韧性还体现在什么,体现在就业非常地平稳,包括增长的稳,物价的稳,还有就业。这个就业稳不仅仅是稳了,它实际上是在改善,就业的形势在不断地改善。失业率其实是下降的,因为失业率你要同比地看,我们要同比地看,因为失业率有季节性,同比看我们失业率是呈现温和下跌的趋势,所以就业形势这些年来是一直在改善,所以这样一个挑战为我们这样一个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为什么会这么稳呢,我们要分析,有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处于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新动能形成的关键时期,最近一段时间来,这个趋势一直在延续,我们说消费结构升级,以服务性消费比重不断扩大为典型的标志,消费对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强,消费的信心在最近三个季度,连续处于历史的最高水平,我们很多人分析消费,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分析,我可以跟大家讲这个指标它越来越不能够全面地反映消费了,因为消费更多的是在服务,而不是在商品领域,所以你要仅仅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波动来体现消费,可能会有局限性。

  从我们的数据来看,这个消费贡献增强的趋势还在延续,从新动能的形成我们也可以看到,伴随着全球性的新技术改革,中国很好的融入了这样一种技术革命的浪潮,最突出的融入了以新材料,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物理学的革命,和以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制造,共享经济为标志的这场数字革命,带来了我们新动能快速的增长,比如大家说了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等,比方说共享经济,互联网+,从行业上来看,可以看IT服务业高速增长,这些都代表着新动能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们经济的韧性的增强,保持稳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想特别说,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当前经济运行的环境。第一个的环境就是国际经济环境,这一点前面几位同志都讲的很好,我就不重复了,正好为我这个做了铺垫,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源于中美贸易的冲突的加剧,这个变化对我们至少国际经济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第二个重大的环境,就是我们十九大之后,我们坚定不移地推动三大攻坚战,而且目前日见成效,成效越来越明显,在这个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清醒认识到一点,就是我们三大攻坚战其中化解重大风险与污染防治,这两个攻坚战我们目前处于持续的推进时期,坚持不懈,那我们也必须要清醒认识到,在化解重大风险的时候,在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环保督查力度的时候,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难度其实是在加大的,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到过去我们追求的那种又希望经济增长快,又希望质量高,又希望风险低,这样一种形势很难维持。当然,能做到最好,但是如果做不到我们该取什么,该舍什么,到这个时候了。

  第三点,这个形势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的是,我刚才说了新动能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产生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知道,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新动能增长的很快,比如新能源汽车几乎成倍的增长,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新动能总的体量在当前经济中它并不高,这一点必须清醒,比方说新能源汽车几乎成倍的增长,似乎对汽车产业产生重大的推动,但是你有没有想到,新能源汽车在汽车的比重还不到3%,百分之二点几,它即便是成倍的增长,对于整个汽车产业的推动似乎还不是那么高的,当然我们说整个新动能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不会那么低。

  今年4月份发布了一个数据,2016年三新经济增加值,新产业,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占整个GDP的比重是15.3,这是2016年的数据,现在我想到了2018年,我们新动能应该在增长,但是一年多前也只有15.3%,现在恐怕也不会太高,所以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天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总的水平还不高,我们还迫切需要加快新动能增长的步伐,不要感觉到好像我们已经靠着新动能已经可以未来无忧了,远远没有到这个时候,所以这是第二个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我特别想说,这15.3%的比重里面更多的还是量的概念,还不完全是新动能的质,我们知道中兴通讯事件更进一步敲响了警钟,整个新动能的质又是特别重要的,创新的大国重器又是特别重要的,这是第二个对当前环境的认识。

  第三点,我们要真正地与高质量发展对表,怎么去对表呢?

  我想第一个,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人口大国的优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接近14亿人口,而且还不要忘了,我们是一个处在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的人口大国,这个时候中国本身是一个世界最大的市场,这是一个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自己其实市场潜力非常大,只不过我们没有充分地把它挖掘出来。人口大国有很多产业,我们可以自循环就能实现,所以我们很多创新可以通过自己的市场就能够形成基础,所以这个优势我们一定,尤其在今天中美贸易冲突加剧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这个是我们取得未来成功的基石,也是我们对于进行交涉的一个重要的王牌。

  第二个,人口大国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我们创新动力形成靠什么,靠人才,而人口大国它也同时就可以是人才大国,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特殊人才,高人才,高水平的人才,或者用通俗的话说天才,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但是一定数目人里面一定会有天才的,但是人口大国概率差不多的话,14亿人口,假定10万个人里面有一个天才的话,那么14亿人就会有一万多天才,如果这些天才真正地培育起来,发挥它的作用,那中国的创新能力将是非常之巨大。关键是我说的前提是如何培育这样一个天才环境。

  同时也要认识到人口发展的变化,带来的就业与增长的惯性,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就是今天的就业,因为劳动人口持续五六年的下降,已经不需要那么高的就业了,但是我们增长速度可以下降,所以我们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容忍度,波动的容忍度,加快与高质量发展对表的力度,要认真落实中央政治局4月份会议的精神,对得上的抓紧推,对不上的及时赶,不要再抱着过去老的模式不放了,不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下滑过度担忧,提高这样一个容忍度,你不提高这样的容忍度,你将很难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所以我们各个地方都在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很多地方愿意引用总书记的一句话,叫做撸起袖子加油干,但是我个人觉得,我们同时还要学习“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恒心,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谢谢。

(作者为民生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高级统计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