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林泽炎:大型企业发挥“头雁”效应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
发布时间:2023-03-09

  疫情大考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如何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情况。会上,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部长林泽炎就此问题进行了解读。

  民营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林泽炎介绍,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是:大企业全部复工、中企业基本复工、小微企业大部分复工,特别是大型企业发挥了“头雁”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根据全国工商联4月上旬提交的调研报告:91.39%的民营企业已复工、49.99%的企业产能利用率超过50%,24.86%的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全行业、全产业链同步恢复迹象十分明显。其中第三产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9.97%,较3月下旬上升了8.2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提速,复工率达到了86%,较3月下旬有大幅的提升。根据我们调研,尽管目前民营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差异,但有民营企业家称,复工复产的效果现在很好。特别是疫情倒逼他们通过自主研发做了很多国外进口零部件的替代,他们讲民营企业还是充满信心的。有企业家说“有党委政府的支持,我们就有底气;有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我们就有底气;有全社会包括工商联的亲清服务,我们就有底气。”

  全国工商联在推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全国工商联在推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为解决疫情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林泽炎介绍,工商联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就金融支持开展深入地调研,来了解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难”在什么地方。第二,全国工商联会同蚂蚁金服网商银行等一百多家金融机构推出了无接触、纯信用、快捷办的“助微计划”,就目前收到的最新情况看,今天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推出大概两个多月的时间,但已经服务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806.33万户,累计发放贷3258.31亿元。全国工商联还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合作推出了疫情期间的特别贷款服务“助微计划”,目前交通银行和27个省份的134家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提供了61.5亿元。第三,推动地方工商联结合企业实际创新金融服务。31个省(区、市)都在和金融服务推动政企对接,真正地为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比如我们和网商银行的合作,他们推出无接触贷款的“助微计划”表现的主要特点是“3、1、0”,也就是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在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一个人工的干预,完全是线上的发放信贷。

  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优惠政策,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疫情期间,国家出台了很多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优惠政策,但实际落实过程中还有一些障碍,在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方面,林泽炎介绍说,工商联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千方百计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全国工商联通过各商会、协会和全国各省区市工商联对所有的,包括中央各部委以及地方的政策进行了梳理,前一段时间我们梳理了国家部委凡是涉及到民营企业的政策大概40多份,类别包括财税、融资,比如减免税收,用人、社保等政策,把这些政策进行分类和索引,真正让企业知晓。二是千方百计动员所有工商联系统,包括商会组织的工作人员去协助企业政策落实。怎么做呢?举个例子,在浙江,动员省市县三级工商联所有干部,走访一万家企业。在上海,工商联领导带队,至少要每人每个月走访30家企业。确确实实帮助企业知晓政策、落实政策。三是政策的落实不能仅仅是要知晓,更重要的推动政策落实,特别是政策落实过程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怎么样使政策更加优化,所以工商联也要加强调查研究,真正发现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痛点、难点在哪儿?及时的建言献策,真正推动政策不断优化。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民营企业在疫情期间做到库中有原料、厂中有工人、手中有订单、产品有销路,也就是达到“四有”,真正使他们的复工复产效果比较明显,并且能够稳产。

  如何解决近期个别餐饮企业涨价问题?

  如何解决近期个别餐饮企业涨价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林泽炎表示,餐饮企业主要是靠人聚集,特别是堂食,靠人集聚才可能真正的把餐饮做起来。但是目前餐饮企业复工复产复业的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现在在50%以上。疫情得到控制以后,很多餐饮企业慢慢复业了,复业比例在慢慢提高。堂食不能推行的情况下他们也在转型,在做线上销售。还有一些餐饮业的平台也和全国各地的餐饮企业建立一些联系,减免佣金,提供补贴,包括金融服务也在助推他们复业。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全国排在前十的餐饮业复业比较好的比如青海、宁夏,主要是与政府支持和线上平台创新有关,当然与疫情控制也有很大关系。我们最近也收到了餐饮业协会、商会的来信,反映希望平台减佣金,也反映餐饮业涨价的问题。我们也在努力地通过商协会做工作来宣传一些政策,我们也发出一些倡议,和全国工商联系统配合当地执法部门对不法的、以次充好的、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给予严惩,并且要宣传那些做得好的餐饮业企业,让所有消费者都得到一个满意的消费,更好地推动餐饮业的复业复工,营造一个让大家安心消费的环境。

(作者为民生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林泽炎:大型企业发挥“头雁”效应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
发布时间:2023-03-09

  疫情大考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如何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情况。会上,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部长林泽炎就此问题进行了解读。

  民营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林泽炎介绍,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是:大企业全部复工、中企业基本复工、小微企业大部分复工,特别是大型企业发挥了“头雁”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根据全国工商联4月上旬提交的调研报告:91.39%的民营企业已复工、49.99%的企业产能利用率超过50%,24.86%的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全行业、全产业链同步恢复迹象十分明显。其中第三产业企业复工率达到89.97%,较3月下旬上升了8.2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提速,复工率达到了86%,较3月下旬有大幅的提升。根据我们调研,尽管目前民营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差异,但有民营企业家称,复工复产的效果现在很好。特别是疫情倒逼他们通过自主研发做了很多国外进口零部件的替代,他们讲民营企业还是充满信心的。有企业家说“有党委政府的支持,我们就有底气;有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我们就有底气;有全社会包括工商联的亲清服务,我们就有底气。”

  全国工商联在推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全国工商联在推动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为解决疫情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林泽炎介绍,工商联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就金融支持开展深入地调研,来了解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难”在什么地方。第二,全国工商联会同蚂蚁金服网商银行等一百多家金融机构推出了无接触、纯信用、快捷办的“助微计划”,就目前收到的最新情况看,今天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推出大概两个多月的时间,但已经服务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806.33万户,累计发放贷3258.31亿元。全国工商联还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合作推出了疫情期间的特别贷款服务“助微计划”,目前交通银行和27个省份的134家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提供了61.5亿元。第三,推动地方工商联结合企业实际创新金融服务。31个省(区、市)都在和金融服务推动政企对接,真正地为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比如我们和网商银行的合作,他们推出无接触贷款的“助微计划”表现的主要特点是“3、1、0”,也就是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在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一个人工的干预,完全是线上的发放信贷。

  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优惠政策,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疫情期间,国家出台了很多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优惠政策,但实际落实过程中还有一些障碍,在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方面,林泽炎介绍说,工商联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千方百计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全国工商联通过各商会、协会和全国各省区市工商联对所有的,包括中央各部委以及地方的政策进行了梳理,前一段时间我们梳理了国家部委凡是涉及到民营企业的政策大概40多份,类别包括财税、融资,比如减免税收,用人、社保等政策,把这些政策进行分类和索引,真正让企业知晓。二是千方百计动员所有工商联系统,包括商会组织的工作人员去协助企业政策落实。怎么做呢?举个例子,在浙江,动员省市县三级工商联所有干部,走访一万家企业。在上海,工商联领导带队,至少要每人每个月走访30家企业。确确实实帮助企业知晓政策、落实政策。三是政策的落实不能仅仅是要知晓,更重要的推动政策落实,特别是政策落实过程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怎么样使政策更加优化,所以工商联也要加强调查研究,真正发现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痛点、难点在哪儿?及时的建言献策,真正推动政策不断优化。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民营企业在疫情期间做到库中有原料、厂中有工人、手中有订单、产品有销路,也就是达到“四有”,真正使他们的复工复产效果比较明显,并且能够稳产。

  如何解决近期个别餐饮企业涨价问题?

  如何解决近期个别餐饮企业涨价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林泽炎表示,餐饮企业主要是靠人聚集,特别是堂食,靠人集聚才可能真正的把餐饮做起来。但是目前餐饮企业复工复产复业的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现在在50%以上。疫情得到控制以后,很多餐饮企业慢慢复业了,复业比例在慢慢提高。堂食不能推行的情况下他们也在转型,在做线上销售。还有一些餐饮业的平台也和全国各地的餐饮企业建立一些联系,减免佣金,提供补贴,包括金融服务也在助推他们复业。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全国排在前十的餐饮业复业比较好的比如青海、宁夏,主要是与政府支持和线上平台创新有关,当然与疫情控制也有很大关系。我们最近也收到了餐饮业协会、商会的来信,反映希望平台减佣金,也反映餐饮业涨价的问题。我们也在努力地通过商协会做工作来宣传一些政策,我们也发出一些倡议,和全国工商联系统配合当地执法部门对不法的、以次充好的、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给予严惩,并且要宣传那些做得好的餐饮业企业,让所有消费者都得到一个满意的消费,更好地推动餐饮业的复业复工,营造一个让大家安心消费的环境。

(作者为民生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