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鹏举认为,目前,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真称得上产业集聚的在我看来还没有,798算自然形成的集聚,但实际上并不是产业意义上的集中。还有许多所谓文化产业园区,有些是政府主导的,人问的画个圈,然后给个政策,最后做起来,有些是企业主导的,自己做一个边界,然后做起来,今天叫集聚区项目推介会,目前,实际上真正叫集聚的还很少。
他觉得要实现集聚效应很重要的是要认清楚为什么要集聚?大家经常说:“千金买房,万金买邻”,大家买房的时候,除了要看房子本身的物理价值,非常重要的是综合价值,总体产业环境比较好的地方的集聚性就会更好,就像在故宫里开一个兰州拉面馆肯定火的一塌糊涂,但是现在故宫里不让开兰州拉面馆,这是非常关键的。
那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吸引集聚呢?他认为从文化产业来说,第一个是人才,另一个是产业配套。人才自不必多说,而如何形成产业配套?先要考虑你能提供什么服务,如果你能做一个平台提供产业配套,比如能帮他注册、帮他建造上下游,还能提供公共的孵化要素条件和融资等,这样别人才愿意来集聚。其次要考虑好靠什么赚钱,也就是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前些年还是项目找钱,这些年真是钱在找项目。但是项目最看中的是商业模式,也就是凭什么赚钱。
如果我们要考虑到集聚带来的效益,下一步怎么做呢?对此魏鹏举提出了四方面建议:第一,要从产品真的走向产业,从做产品走向做产业转化,我们要有产业意识,从产品到产业。第二,从做品质提升到做品牌,品质依然是做好园区关键的关键,品质好了,自然而然就可以上升到品牌,而品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未来可以授权复制,通过授权复制的方式,品牌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是很多园区更为重要的盈利模式。第三,要从做在地向做在线升级发展,互联网、物联网越来越发达情况下,一定要考虑好如何拓展更有弹性、更有想象力的空间,这个空间完全可以蔓延到全世界。从在地模式向在线模式扩展过程中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第四,要从做RP向做IP升级,RP就是人品,企业靠人品,人品好能带来资源,未来一定要做知识产权,做IP,知识产权才是最有价值的文化创意产物,哪怕是做园区。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