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曹远征:中国经济增速正经历结构性转型 明年或将破
发布时间:2023-03-07

  曹远征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是结构性转型,在2010年以后告别两位数增长,预计明年不加干预会破6,而且明年会出现前低后平的态势。

  他表示,在全球经济、在全球化稳定的情况下,应对经济主体好转保持乐观。他提出了两点原因:

  第一,由于去产能。去产能是顺着产能盈利,意味着宏观、微观经济均趋于稳定,所以就不太需要大水漫灌的政策。同时,刚PPI转正,销售收入增长、现金流转卡,高杠杆情况下现金流转卡意味着杠杆可以稳住。

  第二,企业的利润上升意味着杠杆率会下降。同时中国经济的稳定要求迫切,今年“六稳”,明年“六稳”,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曹远征指出,2018年的融资难、融资贵,已经跟此前的融资难、融资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之前融资难是发展性的,2018年以后融资难变成生存性的。当内部现金流不足以付息,必须外部有现金流使他能够借到付息。如果外部借不到钱,那么企业倒闭立马就在眼前。因此,支持民营经济、大幅度补充外部现金流成为中央银行的责任。

  曹远征指出,2020年内需仍有下行压力。逻辑上需要比较宽松的政策,但货币政策放松将助长物价上升,猪肉价格上涨因素,使货币政策放松遇到了约束。

  曹远征预测,明年的财政收入压力较大。地方财政已经在扩大,今年现在开始发行2020年的地方专项债,这会加大基建的投资,以此来顶住去杠杆。同时,财政政策方面看今年的减税空间不大,国有企业开始花社保,今后会继续加大花的比例,腾出空间可以给企业减低社保费。

  对于未来中国的经济,曹远征表示,有博弈,有短期因素、长期因素。从长期看,制造业的升级,服务业崛起,教育、医疗、旅游、休闲等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增长的希望。他强调,中国经济长大变成参天大树,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的提高,而这个提高主要靠城市化。他提到300万人口城市户籍放开新政,表示这将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也有利于扩大其城市消费。

  最后他表示,明年是“十三五”计划的收关之年,也是明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关之年,后年要开启“十四五”计划。“十四五”期间如果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增长,改革是重要方向。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中国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曹远征:中国经济增速正经历结构性转型 明年或将破
发布时间:2023-03-07

  曹远征指出,中国经济增速是结构性转型,在2010年以后告别两位数增长,预计明年不加干预会破6,而且明年会出现前低后平的态势。

  他表示,在全球经济、在全球化稳定的情况下,应对经济主体好转保持乐观。他提出了两点原因:

  第一,由于去产能。去产能是顺着产能盈利,意味着宏观、微观经济均趋于稳定,所以就不太需要大水漫灌的政策。同时,刚PPI转正,销售收入增长、现金流转卡,高杠杆情况下现金流转卡意味着杠杆可以稳住。

  第二,企业的利润上升意味着杠杆率会下降。同时中国经济的稳定要求迫切,今年“六稳”,明年“六稳”,成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曹远征指出,2018年的融资难、融资贵,已经跟此前的融资难、融资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之前融资难是发展性的,2018年以后融资难变成生存性的。当内部现金流不足以付息,必须外部有现金流使他能够借到付息。如果外部借不到钱,那么企业倒闭立马就在眼前。因此,支持民营经济、大幅度补充外部现金流成为中央银行的责任。

  曹远征指出,2020年内需仍有下行压力。逻辑上需要比较宽松的政策,但货币政策放松将助长物价上升,猪肉价格上涨因素,使货币政策放松遇到了约束。

  曹远征预测,明年的财政收入压力较大。地方财政已经在扩大,今年现在开始发行2020年的地方专项债,这会加大基建的投资,以此来顶住去杠杆。同时,财政政策方面看今年的减税空间不大,国有企业开始花社保,今后会继续加大花的比例,腾出空间可以给企业减低社保费。

  对于未来中国的经济,曹远征表示,有博弈,有短期因素、长期因素。从长期看,制造业的升级,服务业崛起,教育、医疗、旅游、休闲等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增长的希望。他强调,中国经济长大变成参天大树,更重要的是居民收入的提高,而这个提高主要靠城市化。他提到300万人口城市户籍放开新政,表示这将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收入,也有利于扩大其城市消费。

  最后他表示,明年是“十三五”计划的收关之年,也是明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关之年,后年要开启“十四五”计划。“十四五”期间如果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增长,改革是重要方向。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中国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