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韩冬雪: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建设具有韧性的国家治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3-03-08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全球风险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也进一步增强。无论是自然灾害亦或人为灾害,突发性和难以预防性是重大灾害类事件的共同特征。这种风险不仅对人类个体产生威胁,还对社会整体与民族国家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制造风险的灾害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另一方面则是灾害后的效能感缺失造成二次社会风险,冲击了原本就处于脆弱状态中的社会和国家,造成社会失序和政治失序的问题。面对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国家作为公共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已经不敷使用,全能主义政府在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内卷化危机中走向失灵,政府的科层制运作方式使得风险应对处于滞后状态。现代社会不光关切风险应对的结果,更关注风险应对过程中的效能感。网络社会的兴起和现实社会间的乖离使得一切灾害类风险都会制造极端化的情绪并进行群体传递,虽然信息广度增加,但是也使得社会更加脆弱。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演进考察,灾害往往会导致一些社会出现断裂并导致文明走向灭亡,但是也存在借助灾害不断前行的民族,具备韧性的社会是国家存续和文明延续的基本特征。社会作为人与人关系的集合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包容性,因此在当代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尤其在应急性社会救助、心理疏导帮扶和营造社会氛围、保障社会秩序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因而,应对风险社会更需要整合社会的力量,以增强国家与社会的韧性,防范重大风险造成的脆弱性断裂和失序危机,是稳固国家政权和发展的重要路径。

  社会韧性的增强可以拓展国家治理资源的渠道,将传统的由上至下的资源调配方式拓展为条块结合的物资协调形式,增强抗击风险的能力。同时增强社会韧性可以降低国家治理成本,使社会内生性资源和行政下沉资源得以有效互补。社会韧性并不是简单的治理成本与收益问题,更在于强社会之序,稳国家政权之基。一个具有合力的社会可以更加有效地投入社会风险应对,并有效降低风险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并且在一次次重大灾害的应对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增进国家认同和国家凝聚力,让磨难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社会韧性并不是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以社会组织的形式进行几何式的排列,运用组织化力量厚植于平面化的社会。引导公民通过组织化的途径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将使得社会结构更加稳固,韧性得以增强。动员能力也是社会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者和响应者是动员能力的基本标志,而组织化的日常联络和公共意识塑造是动员能力培育的关键环节。将群众找回来是近几年政治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目的之一就是要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完善党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使政治动员、行政动员可以有效地拉动社会动员。具备先进的治理技术和硬件条件是增进社会韧性的另一层面。在超大规模国家治理之中,大数据和各类高科技要件的使用是提升治理效率的首要。例如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病例追溯技术,可以将可能传染的范围迅速锁定,因而可以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治,将封锁范围精细化,进一步降低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随着治理技术的普及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基层的治理单元将升级成为共建的治理网络,在网络内可以迅速调配治理资源,进一步增强社会风险抗击能力。因而,培育一支专业化的队伍也是应有之义。

  社会韧性的增强需要社会力量的整合与凝聚,但这并不是对政府能力的此消彼长,政府依旧是纯公共产品的唯一供给者,社会组织则是链接准公共产品和私人领域间的桥梁。面对当前中国社会发育不足,社会组织孱弱的现实状况,增进社会韧性则应当以政社合作为基本途径,社会韧性建设需要统辖于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但是,政府受限于行政惯性,其下沉能力伴随治理技术的发展也在进一步向社会渗透,如何撬动社会力量的觉醒并将其组织化则要充分发挥政党的引领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各级党组织贯通中央与地方,有机嵌入了基层社会的网络,是社会整合的核心力量,这与资本主义选举型政党具有鲜明的异质性。基层党组织一方面保障了内生性治理资源的统辖和培育,另一方面也通过区域联合党建的做法拓展了国家治理资源和治理社会的能力。它可以在纵向层面保障国家政权的稳固建设,在横向层面拓展民生保障,维系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社区作为基层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复合型单元是增进社会韧性的主要场域。社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民众的公共事务参与是增进韧性的基本路径。通过区域化党建的方式,在兴趣性自组织的基础上培育具有公共事务参与能力和参与意愿的社会组织。加强公民的组织化程度,破除自扫门前雪的原子化社会现象,进而增进社会韧性。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的事实证明,在党建引领的进程中除了培育公共意识和提升组织化程度,还需要提升公民参与社会动员的能力。基层党建引领劳动教育的普及是训练公民防灾减灾能力,塑造互帮互助意识的重要路径。这不仅可以提升技能训练,更可以提高公民参与社会动员的能力和意识。因此,面对社会流动性增强对组织化程度的冲击和不断加剧的社会风险,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培育社会组织,引领社会力量整合,是建设具有韧性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韩冬雪: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建设具有韧性的国家治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3-03-08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全球风险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也进一步增强。无论是自然灾害亦或人为灾害,突发性和难以预防性是重大灾害类事件的共同特征。这种风险不仅对人类个体产生威胁,还对社会整体与民族国家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制造风险的灾害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另一方面则是灾害后的效能感缺失造成二次社会风险,冲击了原本就处于脆弱状态中的社会和国家,造成社会失序和政治失序的问题。面对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国家作为公共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已经不敷使用,全能主义政府在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内卷化危机中走向失灵,政府的科层制运作方式使得风险应对处于滞后状态。现代社会不光关切风险应对的结果,更关注风险应对过程中的效能感。网络社会的兴起和现实社会间的乖离使得一切灾害类风险都会制造极端化的情绪并进行群体传递,虽然信息广度增加,但是也使得社会更加脆弱。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演进考察,灾害往往会导致一些社会出现断裂并导致文明走向灭亡,但是也存在借助灾害不断前行的民族,具备韧性的社会是国家存续和文明延续的基本特征。社会作为人与人关系的集合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包容性,因此在当代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尤其在应急性社会救助、心理疏导帮扶和营造社会氛围、保障社会秩序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因而,应对风险社会更需要整合社会的力量,以增强国家与社会的韧性,防范重大风险造成的脆弱性断裂和失序危机,是稳固国家政权和发展的重要路径。

  社会韧性的增强可以拓展国家治理资源的渠道,将传统的由上至下的资源调配方式拓展为条块结合的物资协调形式,增强抗击风险的能力。同时增强社会韧性可以降低国家治理成本,使社会内生性资源和行政下沉资源得以有效互补。社会韧性并不是简单的治理成本与收益问题,更在于强社会之序,稳国家政权之基。一个具有合力的社会可以更加有效地投入社会风险应对,并有效降低风险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并且在一次次重大灾害的应对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增进国家认同和国家凝聚力,让磨难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社会韧性并不是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以社会组织的形式进行几何式的排列,运用组织化力量厚植于平面化的社会。引导公民通过组织化的途径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将使得社会结构更加稳固,韧性得以增强。动员能力也是社会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者和响应者是动员能力的基本标志,而组织化的日常联络和公共意识塑造是动员能力培育的关键环节。将群众找回来是近几年政治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目的之一就是要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完善党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使政治动员、行政动员可以有效地拉动社会动员。具备先进的治理技术和硬件条件是增进社会韧性的另一层面。在超大规模国家治理之中,大数据和各类高科技要件的使用是提升治理效率的首要。例如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病例追溯技术,可以将可能传染的范围迅速锁定,因而可以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治,将封锁范围精细化,进一步降低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随着治理技术的普及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基层的治理单元将升级成为共建的治理网络,在网络内可以迅速调配治理资源,进一步增强社会风险抗击能力。因而,培育一支专业化的队伍也是应有之义。

  社会韧性的增强需要社会力量的整合与凝聚,但这并不是对政府能力的此消彼长,政府依旧是纯公共产品的唯一供给者,社会组织则是链接准公共产品和私人领域间的桥梁。面对当前中国社会发育不足,社会组织孱弱的现实状况,增进社会韧性则应当以政社合作为基本途径,社会韧性建设需要统辖于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但是,政府受限于行政惯性,其下沉能力伴随治理技术的发展也在进一步向社会渗透,如何撬动社会力量的觉醒并将其组织化则要充分发挥政党的引领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各级党组织贯通中央与地方,有机嵌入了基层社会的网络,是社会整合的核心力量,这与资本主义选举型政党具有鲜明的异质性。基层党组织一方面保障了内生性治理资源的统辖和培育,另一方面也通过区域联合党建的做法拓展了国家治理资源和治理社会的能力。它可以在纵向层面保障国家政权的稳固建设,在横向层面拓展民生保障,维系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社区作为基层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复合型单元是增进社会韧性的主要场域。社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民众的公共事务参与是增进韧性的基本路径。通过区域化党建的方式,在兴趣性自组织的基础上培育具有公共事务参与能力和参与意愿的社会组织。加强公民的组织化程度,破除自扫门前雪的原子化社会现象,进而增进社会韧性。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的事实证明,在党建引领的进程中除了培育公共意识和提升组织化程度,还需要提升公民参与社会动员的能力。基层党建引领劳动教育的普及是训练公民防灾减灾能力,塑造互帮互助意识的重要路径。这不仅可以提升技能训练,更可以提高公民参与社会动员的能力和意识。因此,面对社会流动性增强对组织化程度的冲击和不断加剧的社会风险,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培育社会组织,引领社会力量整合,是建设具有韧性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