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赖德胜:教育要更多聆听劳动力市场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3-03-06

 教育当然有独立于劳动力市场的价值,但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影响,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需要及时、准确地聆听劳动力市场发出的声音。

  近几年,由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口变化、技术进步等原因,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的供给持续减少。自2012年以来,劳动年龄人口总计减少了将近2000万,这一方面使得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使潜在增长率下降,另一方面,使得部分地区和行业面临着招工难。虽然现在已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但由于人口惯性,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劳动年龄人口仍会是一种减少的趋势。二是现在处于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到了中高速,根据奥肯定律,这将使就业压力大为增加。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将释放出不少劳动力,比如仅煤炭、钢铁产业在去产能过程中就将释放出180万劳动力,这将加剧就业压力。三是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廉价劳动力已成为过去时,企业的用工成本大幅增加。《人民日报》2016年对两省四市53家企业的用工成本调查显示,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企业都表示,用工成本最近几年涨得很快,在企业成本占比中不断上升。为降低成本,很多企业开始用机器换人。实际上,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替代劳动力已经成不可逆转的趋势。四是就业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新经济催生了大量新就业形态,也创造了大量新就业岗位。比如,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仅平台经济就提供了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另外,根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2.0报告》,20年后,中国总劳动力人口50%的人群即4亿人将通过网络实现自我雇佣和自由就业。五是就业极化现象明显,这既包括就业劳动力过分集中在某些区域,比如,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我国就业岗位的71%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东北部、中部和西部的岗位占比分别仅为5%、13%和11%;又包括就业市场的两极分化,即认知性和创造性强的高收入工作机会和体力性强的低收入工作机会都会增加,但是常规性和重复性强的中等收入工作机会将会大幅度减少。

  应对劳动力市场的这些变化,既是教育发展的机会,也是教育的责任。我们的教育必须做出调整,才能使教育和劳动力市场在良性的轨道上相互促进,进而实现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

  1.继续扩大教育的供给。我国过去3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几近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但现在这种劳动力的供给已经不再无限了,甚至出现了减少的趋势,这就要求经济增长必须转换方式,要从要素驱动转到创新驱动。创新来自哪里?创新的决定因素很多,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人力资本的增加,创造人力资本红利以替代减少了的人口红利。现在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很多,罗斯高教授曾经以韩国和墨西哥为例,说明教育在其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墨西哥至今没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其教育发展不理想,因为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但劳动力的教育程度还不高,生产率较低,所创造的财富甚至不足以弥补给他们支付的工资。这时,大量企业不愿意雇佣当地劳动力,或迁到其他国家。这导致就业压力巨大和社会不稳定,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而韩国则是成功的例子,原因是其教育程度比较高,而且比较公平。劳动力的高教育程度和高生产率,消除了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韩国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无论从新经济增长源泉的形成来看,还是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角度来看,我国都应继续扩大教育的供给,包括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以及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着力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没有绝对的指标,不同阶段、不同种类的教育,其质量标准是不尽相同的。但有一点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培养的学生要更有创新创业能力,或说更有企业家精神。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需要各项政策的配套支持,更需要“双创”能力的明显提升。“双创”能力每一个人都有,只是多少不同而已。人与人之间创新创业能力的差别,既有天生的因素,也是教育的结果。Schultz(1975)《处理不均衡状态能力的价值》一文中,将人们通过受教育而获得的能力区分为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并认为配置能力类似于熊彼特所讲的企业家能力,是市场经济中非常有价值的能力,而且其价值随市场半径的扩大而提升。①事实也证明,配置能力强的人,也具有更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显著提高人们的配置能力或说创新创业能力,是未来一段时间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此,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比如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在高校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任务和措施。这是非常必需的,因为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如果大学生有很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其自身就业问题能迎刃而解,而且创新驱动发展将会有持续保障。但现实的效果往往并不尽人意,比如现在大学毕业生从事创业的比例还不高,创业质量也不理想,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从大学阶段开始开发和培养,可能有些晚,最好是从小学阶段就要开始开设相关课程,灌输相关理念。实际上,欧美发达国家确实是从小就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比如美国有个叫国家经济学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的机构,它发布的《讲授基本经济学概念大纲:范围和顺序指导,K-12》,明确列出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需要学习的主要经济学概念,比如稀缺与选择、市场与价格、机会成本等。这个很值得我们学习。

  3.切实促进教育的均衡性。共享是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共享当然包括教育的共享,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教育共享是一种基本的共享。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教育非均衡性非常明显,比如2014年,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占劳动者的比重,全国平均为16.0%,而北京却高达55.87%,好几个省在10%左右,有的地方则甚至不到6%。这种教育和人力资本的非均衡性是造成前述就业之区域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的非均衡性,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则很容易导致不公平的代际传递,这是有悖共享理念的。因此,促进教育的均衡性是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2012年9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政策措施,几年下来,效果不错。其实,不仅义务教育需要均衡化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地区之间也有个均衡化发展的问题。现在国家和各省市区都在落实《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对于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是非常必要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建设好“双一流”的同时,对那些进入不了“双一流”计划的普通地方院校甚至民办学院,也必须予以足够的关注;对那些进入不了“双一流”计划的省区的高等教育,同样也必须予以足够的支持。因为有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内部不同高校之间生产率差异太大,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整体创新。

  4.全面推进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推力,也是实现教育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和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推力。现在的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既体现在数量和规模上,更体现在质量和结构上。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等特点,对优质教育资源有着巨大的需求,但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致使择校现象、高收费现象、天价学区房现象等时有发生,或大量的教育需求转向海外,留学人数大幅增加,而且呈现低龄化趋势。教育的供需差距还体现在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产业和企业的需求,这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方面表现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招人难。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必须继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教育需求;必须继续优化教育结构,以满足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进程中的人才需求;必须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人力资本的生产和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以更好地满足办学主体办学自主权的要求。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赖德胜:教育要更多聆听劳动力市场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3-03-06

 教育当然有独立于劳动力市场的价值,但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影响,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需要及时、准确地聆听劳动力市场发出的声音。

  近几年,由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口变化、技术进步等原因,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的供给持续减少。自2012年以来,劳动年龄人口总计减少了将近2000万,这一方面使得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使潜在增长率下降,另一方面,使得部分地区和行业面临着招工难。虽然现在已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但由于人口惯性,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劳动年龄人口仍会是一种减少的趋势。二是现在处于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到了中高速,根据奥肯定律,这将使就业压力大为增加。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将释放出不少劳动力,比如仅煤炭、钢铁产业在去产能过程中就将释放出180万劳动力,这将加剧就业压力。三是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廉价劳动力已成为过去时,企业的用工成本大幅增加。《人民日报》2016年对两省四市53家企业的用工成本调查显示,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企业都表示,用工成本最近几年涨得很快,在企业成本占比中不断上升。为降低成本,很多企业开始用机器换人。实际上,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替代劳动力已经成不可逆转的趋势。四是就业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新经济催生了大量新就业形态,也创造了大量新就业岗位。比如,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仅平台经济就提供了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另外,根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2.0报告》,20年后,中国总劳动力人口50%的人群即4亿人将通过网络实现自我雇佣和自由就业。五是就业极化现象明显,这既包括就业劳动力过分集中在某些区域,比如,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我国就业岗位的71%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东北部、中部和西部的岗位占比分别仅为5%、13%和11%;又包括就业市场的两极分化,即认知性和创造性强的高收入工作机会和体力性强的低收入工作机会都会增加,但是常规性和重复性强的中等收入工作机会将会大幅度减少。

  应对劳动力市场的这些变化,既是教育发展的机会,也是教育的责任。我们的教育必须做出调整,才能使教育和劳动力市场在良性的轨道上相互促进,进而实现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

  1.继续扩大教育的供给。我国过去3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几近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但现在这种劳动力的供给已经不再无限了,甚至出现了减少的趋势,这就要求经济增长必须转换方式,要从要素驱动转到创新驱动。创新来自哪里?创新的决定因素很多,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人力资本的增加,创造人力资本红利以替代减少了的人口红利。现在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很多,罗斯高教授曾经以韩国和墨西哥为例,说明教育在其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墨西哥至今没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其教育发展不理想,因为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但劳动力的教育程度还不高,生产率较低,所创造的财富甚至不足以弥补给他们支付的工资。这时,大量企业不愿意雇佣当地劳动力,或迁到其他国家。这导致就业压力巨大和社会不稳定,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而韩国则是成功的例子,原因是其教育程度比较高,而且比较公平。劳动力的高教育程度和高生产率,消除了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韩国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无论从新经济增长源泉的形成来看,还是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角度来看,我国都应继续扩大教育的供给,包括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以及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着力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没有绝对的指标,不同阶段、不同种类的教育,其质量标准是不尽相同的。但有一点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培养的学生要更有创新创业能力,或说更有企业家精神。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需要各项政策的配套支持,更需要“双创”能力的明显提升。“双创”能力每一个人都有,只是多少不同而已。人与人之间创新创业能力的差别,既有天生的因素,也是教育的结果。Schultz(1975)《处理不均衡状态能力的价值》一文中,将人们通过受教育而获得的能力区分为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并认为配置能力类似于熊彼特所讲的企业家能力,是市场经济中非常有价值的能力,而且其价值随市场半径的扩大而提升。①事实也证明,配置能力强的人,也具有更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显著提高人们的配置能力或说创新创业能力,是未来一段时间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此,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比如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在高校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任务和措施。这是非常必需的,因为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如果大学生有很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其自身就业问题能迎刃而解,而且创新驱动发展将会有持续保障。但现实的效果往往并不尽人意,比如现在大学毕业生从事创业的比例还不高,创业质量也不理想,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从大学阶段开始开发和培养,可能有些晚,最好是从小学阶段就要开始开设相关课程,灌输相关理念。实际上,欧美发达国家确实是从小就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比如美国有个叫国家经济学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的机构,它发布的《讲授基本经济学概念大纲:范围和顺序指导,K-12》,明确列出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需要学习的主要经济学概念,比如稀缺与选择、市场与价格、机会成本等。这个很值得我们学习。

  3.切实促进教育的均衡性。共享是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共享当然包括教育的共享,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教育共享是一种基本的共享。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教育非均衡性非常明显,比如2014年,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占劳动者的比重,全国平均为16.0%,而北京却高达55.87%,好几个省在10%左右,有的地方则甚至不到6%。这种教育和人力资本的非均衡性是造成前述就业之区域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的非均衡性,如果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则很容易导致不公平的代际传递,这是有悖共享理念的。因此,促进教育的均衡性是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2012年9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政策措施,几年下来,效果不错。其实,不仅义务教育需要均衡化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地区之间也有个均衡化发展的问题。现在国家和各省市区都在落实《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对于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是非常必要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建设好“双一流”的同时,对那些进入不了“双一流”计划的普通地方院校甚至民办学院,也必须予以足够的关注;对那些进入不了“双一流”计划的省区的高等教育,同样也必须予以足够的支持。因为有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内部不同高校之间生产率差异太大,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整体创新。

  4.全面推进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推力,也是实现教育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和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推力。现在的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既体现在数量和规模上,更体现在质量和结构上。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等特点,对优质教育资源有着巨大的需求,但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致使择校现象、高收费现象、天价学区房现象等时有发生,或大量的教育需求转向海外,留学人数大幅增加,而且呈现低龄化趋势。教育的供需差距还体现在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产业和企业的需求,这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方面表现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招人难。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必须继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教育需求;必须继续优化教育结构,以满足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进程中的人才需求;必须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人力资本的生产和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以更好地满足办学主体办学自主权的要求。

(作者为民生智库特邀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