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叶小文:走出“二元结构封闭的陷阱”
发布时间:2023-03-14

——10月23日“案例研讨会”发言

  叶小文

  中国大地上消灭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决战圆满收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告大捷,但“攻坚”和“决战”的劲头仍不可懈怠。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在城市快速发展中,有可能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陷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的“二元结构封闭的陷阱”。

  所谓“二元结构封闭的陷阱”即,当我们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扶贫攻坚时,“坚”不仅在于贫困人口、乡村地域这些目标,还在于从这些贫困人口、地域中生出的对扶贫攻坚的反作用力。如果把贫困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先进要素与落后要素各作一元,构成一种二元结构,可以看到这个二元结构中有先进与落后相互封闭、相互排斥的结构性封闭机制——二元结构的封闭。落后对先进消化不良,先进对落后水土不服。先进一元的投入成本与落后一元的投入需求都不断增大,而效率和效益却不断降低。外部汇集的扶贫力量,由于诸多负效应的作用,好像投进一个“无底洞”,此即为“封闭陷阱”。二元结构的封闭不仅仅是一种人为的封闭,以为靠强化投入便可打破;不仅仅是一种政策性封闭,以为靠政策突破便可改观;也不仅仅是一种阶段性封闭,以为靠几次冲击便可突变。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刘易斯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书中指出的,“在低效益均衡的陷阱中,劳动力的过量投入反而是贫困之源”。同理,在“二元结构的封闭陷阱”中,只靠先进要素的加大投入也未必是脱贫之路。可见,扶贫攻坚要加大投入,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地减少投入激起的负效应,走出“封闭陷阱”。攻坚不仅要攻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要攻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

  走出这个陷阱,实施好乡村振兴大战略,是关键的一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做好乡村“五大振兴”这篇大文章。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做好这篇大文章,关键也在党。

  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聚焦支部建设、聚力产业发展、聚效基层治理,以组织振兴为保障,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以人才振兴为支撑,围绕“党建+”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也走出了一条白头哦“二元结构封闭陷阱”的可行之路。

  我们看到了一个清晰、有效、可持续的链条:

  ——走出“二元结构封闭陷阱”,首先要从机制上突破,在机制上互联。机制“提优”,让组织体系实起来。组织机构联建、组织生活联过、产业发展联手、乡村振兴联帮、文明示范联创、服务群众联动,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引领功能。

  ——从机制落到人。队伍“提纯”,让骨干队伍活起来。

  ——把人沉到底。“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基础“提质”,让战斗堡垒强起来。

  ——把劲使到位。聚力产业发展,增强基层党组织富民强村水平,把产业兴旺作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确保党建最大政绩和乡村振兴头号民生高度融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做足产业振兴的基础文章,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

  ——“为有源头活水来”。切实做好“消费帮扶”,助推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

  ——以加强党建引领来统领,还必须落到基层自理来托底。推进乡村振兴不能由基层党组织包打天下、大包大揽,而要在党的领导下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通过基层民主协商引导村民自我管理,推动乡村治理模式由管理向服务、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促进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统一,共建共治共享助力乡村振兴。

  伊金霍洛旗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探索,形成了一个走出“二元结构封闭陷阱”的有效链条,很有意义,希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建立乡村建设评价机制,探索县域乡村发展路径”,“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见中办、国办《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中央党校党建课题组对伊金霍洛旗的调查研究,也很有深度。学问就要这样做。当年费孝通先生的调查报告《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以及《乡土中国》,功夫下得更多更深。

文章来源:在民生智库主办的“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研讨会”上的发言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叶小文:走出“二元结构封闭的陷阱”
发布时间:2023-03-14

——10月23日“案例研讨会”发言

  叶小文

  中国大地上消灭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决战圆满收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告大捷,但“攻坚”和“决战”的劲头仍不可懈怠。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在城市快速发展中,有可能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陷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的“二元结构封闭的陷阱”。

  所谓“二元结构封闭的陷阱”即,当我们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扶贫攻坚时,“坚”不仅在于贫困人口、乡村地域这些目标,还在于从这些贫困人口、地域中生出的对扶贫攻坚的反作用力。如果把贫困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先进要素与落后要素各作一元,构成一种二元结构,可以看到这个二元结构中有先进与落后相互封闭、相互排斥的结构性封闭机制——二元结构的封闭。落后对先进消化不良,先进对落后水土不服。先进一元的投入成本与落后一元的投入需求都不断增大,而效率和效益却不断降低。外部汇集的扶贫力量,由于诸多负效应的作用,好像投进一个“无底洞”,此即为“封闭陷阱”。二元结构的封闭不仅仅是一种人为的封闭,以为靠强化投入便可打破;不仅仅是一种政策性封闭,以为靠政策突破便可改观;也不仅仅是一种阶段性封闭,以为靠几次冲击便可突变。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刘易斯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书中指出的,“在低效益均衡的陷阱中,劳动力的过量投入反而是贫困之源”。同理,在“二元结构的封闭陷阱”中,只靠先进要素的加大投入也未必是脱贫之路。可见,扶贫攻坚要加大投入,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地减少投入激起的负效应,走出“封闭陷阱”。攻坚不仅要攻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要攻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

  走出这个陷阱,实施好乡村振兴大战略,是关键的一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做好乡村“五大振兴”这篇大文章。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做好这篇大文章,关键也在党。

  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聚焦支部建设、聚力产业发展、聚效基层治理,以组织振兴为保障,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以人才振兴为支撑,围绕“党建+”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也走出了一条白头哦“二元结构封闭陷阱”的可行之路。

  我们看到了一个清晰、有效、可持续的链条:

  ——走出“二元结构封闭陷阱”,首先要从机制上突破,在机制上互联。机制“提优”,让组织体系实起来。组织机构联建、组织生活联过、产业发展联手、乡村振兴联帮、文明示范联创、服务群众联动,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引领功能。

  ——从机制落到人。队伍“提纯”,让骨干队伍活起来。

  ——把人沉到底。“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基础“提质”,让战斗堡垒强起来。

  ——把劲使到位。聚力产业发展,增强基层党组织富民强村水平,把产业兴旺作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确保党建最大政绩和乡村振兴头号民生高度融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做足产业振兴的基础文章,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更多农村居民勤劳致富。

  ——“为有源头活水来”。切实做好“消费帮扶”,助推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

  ——以加强党建引领来统领,还必须落到基层自理来托底。推进乡村振兴不能由基层党组织包打天下、大包大揽,而要在党的领导下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通过基层民主协商引导村民自我管理,推动乡村治理模式由管理向服务、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促进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统一,共建共治共享助力乡村振兴。

  伊金霍洛旗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探索,形成了一个走出“二元结构封闭陷阱”的有效链条,很有意义,希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建立乡村建设评价机制,探索县域乡村发展路径”,“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见中办、国办《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中央党校党建课题组对伊金霍洛旗的调查研究,也很有深度。学问就要这样做。当年费孝通先生的调查报告《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以及《乡土中国》,功夫下得更多更深。

文章来源:在民生智库主办的“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研讨会”上的发言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