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叶如陵:老党员,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3-03-13
  我叫叶如陵,是一名退休医生,也是一名党员,有四十多年党龄。本期报告的题目是“老党员,新征程”。
  一、医者仁心,扎根高原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勇担责任,不负使命,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2011年,我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让我感到非常荣幸。从这以后,我做起了志愿服务的工作。
  有人问我:“叶如陵,你多年来做了许多志愿服务工作,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你?”
  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在小时候,我的爷爷对我说,一个人从出生到死,其实只做了两件事情,就是做人和做事。我希望你长大后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当时我就问爷爷,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好人,怎么样才能做好事情?我爷爷让我慢慢去琢磨。我在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1959年,我考取了南京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这对我来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学雷锋。我与雷锋有几个相同点:第一,我与雷锋是同龄人;第二,我和雷锋在旧社会都是苦孩子。新中国成立后,我和雷锋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很可惜,雷锋在1962年因公牺牲。虽然雷锋的一生很短暂,但是他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我的体会是“一心一意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雷锋是我的榜样,是一盏灯,一面旗帜,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于是,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了这句话:“我要向雷锋学习,这一辈子要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忠诚于党”。
  通过学习雷锋,我体会到,要想做一个好人,一定要有榜样,我的榜样就是雷锋;同时,还要有信仰,我的信仰就是中国共产党。要想做好事,首先要有爱心,在有爱心的基础上还要有知识,用知识去为人民服务。有了爱心、有了知识还不够,还要有能坚持下去的奉献精神。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大学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北京工作。不久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周恩来同志提出,最高学府也要支援边疆。于是,我们单位成立了三个医疗队,分别要去支援甘肃、青海和西藏。当时我想,西藏最艰苦,所以我要奉献青春,我要去西藏。1970年1月2日,我们从北京出发,踏上了支援西藏卫生事业的路程。
  到了西藏后,我们有六个人分到了昌都类乌齐县一个煤矿工作。这个煤矿在类乌齐县一个光秃秃的山上,海拔有5240米,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当地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到10%,刚到这个地方,我们就感觉呼吸困难,走路像踩在棉花上。这个地方水的沸点特别低,烧到81度就沸腾了,连茶叶都泡不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开展工作是很困难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就是“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孕育于西藏和平解放征程中,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在“老西藏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六个人在煤矿安顿了下来,开展了很多医疗工作。
  在煤矿工作三年后,我们医疗队的其他队员都先后回到了北京。当时,领导找我谈话,想让我留下来。我就想,像我们这样的医生,北京太多,而西藏太少,他们需要我们。于是我就留在了西藏。当时,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为西藏当地的年轻医生补充医学知识。于是,我每天在草坪上给他们讲课。在西藏的31年,我先后走过40多个县,每个县里都能看到我的学生。我可以骄傲地说“我的学生满西藏”。
  在西藏工作期间,我还填补了西藏没有神经外科的空白。我对高原医学非常感兴趣,在西藏的31年,我对高原医学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写了不少论文和书籍。由于取得了很多成绩,在1993年,我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98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为了西藏唯一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可以说,我在西藏的31年,把整个青春献给了西藏人民,献给了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同时,西藏也深深感动着我,西藏的同胞有非常多优秀的品质,在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作用。
  2000年,我从西藏退休回到北京。可以说,“老西藏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决定回到北京要继续传承“老西藏精神”,要让“老西藏精神”注入新时代的内涵。
  二、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退休回到北京后,有几家医院愿意高薪返聘我,可是我觉得我们社区更需要我。因为,在北京的医院里像我这样的医生有很多,但是社区里却很少,所以我谢绝了他们的高薪返聘,志愿为社区的老百姓服务。
  一开始,我在家里、社区办公室、广场上给老百姓看病。后来,在北京市红十字会的大力援助下成立了“叶如陵博爱小屋”。这让我有地方给老百姓看病了。记得有一次,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来找我看病,我给他做了仔细的检查,结果在他肚子上听到了一个血管杂音,我就跟他说,赶快到医院做一个血管B超。后来,B超结果显示,在他腹腔里的一个大血管上长了个大动脉瘤,随时都有破裂的可能,非常危险。医院当时就把他收住院了,后续做了手术,挽救了他的生命。后来,社区里很多人听说了这件事,反响很大,找我看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了。
  还有一次,有个老人脖子不舒服,我说你很可能患有桥本氏甲状腺炎,要去医院做一些详尽检查。这个老人到医院挂了一个专家号,她看见专家第一句话就说,我来看桥本氏甲状腺炎。专家当时给她做了检查,问了病史,开了化验单,几天以后化验单出来了,确诊是桥本氏甲状腺炎。专家给她做了处理,最后问她,你怎么知道你患的是桥本氏甲状腺炎?这位老人说,是我们社区里退休的叶医生说的。专家说,你们社区有这样的医生是你们的福气。
  退休后,我一直坚持义务为社区的老人看病、咨询、送温暖,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在义务看病的同时,我还写了不少适合老人看的文章。我们街道有一份报纸叫《拾香》,每期都有“叶如陵健康一谈”,老百姓非常爱看,很多老人都把它剪下来,装订成册。
  多年来,我还先后在好几所大学讲过课。在课堂上,用我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去启发他们。在我的影响下,有十几位大学生在毕业后去了西藏和新疆工作。
  当年,北京申奥成功后,急需大量人员服务保障。朝阳区红十字会开展了急救培训,因为我是医生,懂急救,经过简单的培训后,我承担起首席急救师的任务,负责给其他人培训。2008年,我作为一名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在奥运场馆参与医疗服务保障。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我被评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和“2008年北京奧运会十大志愿者”。
  2022年我还参加了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服务。我在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中,主要负责两个工作,一是为少年儿童讲解冬奥会的知识;二是对外国友人宣传冬奥会知识。在这期间,我还为年轻的志愿者们讲了党课。这些年轻的志愿者说,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在一个特殊的地点,叶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我们一定积极做好志愿工作,为冬奥会尽一份力。
  进入新时代,我要发挥老党员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要力所能及做一些对党有益的工作。所以,我把爱心小屋当成一个孵化器,为志愿服务创造了一些新模式。2015年,我关注到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11%。同时我在社区也做了一个调研,我们社区的糖尿病发病率达到了9.6%。于是,我在爱心小屋里成立了“糖尿病干预小组”。在街道的支持下、鼓舞下,我们定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还有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监测。此外,我们还为他们讲糖尿病的知识。现在,我们社区附近的两家医院,也定期组织专家到社区为老百姓进行专科的义诊和治疗。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在家里学习了有关新冠病毒的知识。我想光宅在家中还是不行,老不是借口,老是责任,老是榜样,老是担当。虽然我高龄了,但我也要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量,于是我就将我们这栋楼的清洁消毒责任承担下来了,每天给这栋楼进行消毒。
  从2014年起,我每年都要撰写一本《老年保健知识手册》,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做健康科普服务,目前已经写到第九册了,我准备一直写下去。在疫情期间,人们不能集聚,我就开展了线上义诊,受到了很大的欢迎。老百姓说,一个大夫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不容易,退休后还能创造出新的平台为人民服务,更加不容易。有的学生说,叶老师是社区的活雷锋,是满满正能量,真实阳光的人。
  《人民日报》上有篇文章叫《夕阳,积聚别样“光和热”》。我看了这篇文章后很有感触,我认为,只要愿意为人民服务,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发光和发热。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做到红心向党,初心为民,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我给自己写了一个座右铭:我要做一辈子的好党员,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把我的爱心和知识奉献给我的祖国和人民,直到永远。
  谢谢大家。

(叶如陵: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 全国最美志愿者)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叶如陵:老党员,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3-03-13
  我叫叶如陵,是一名退休医生,也是一名党员,有四十多年党龄。本期报告的题目是“老党员,新征程”。
  一、医者仁心,扎根高原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要勇担责任,不负使命,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2011年,我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让我感到非常荣幸。从这以后,我做起了志愿服务的工作。
  有人问我:“叶如陵,你多年来做了许多志愿服务工作,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你?”
  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在小时候,我的爷爷对我说,一个人从出生到死,其实只做了两件事情,就是做人和做事。我希望你长大后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当时我就问爷爷,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好人,怎么样才能做好事情?我爷爷让我慢慢去琢磨。我在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1959年,我考取了南京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这对我来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学雷锋。我与雷锋有几个相同点:第一,我与雷锋是同龄人;第二,我和雷锋在旧社会都是苦孩子。新中国成立后,我和雷锋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很可惜,雷锋在1962年因公牺牲。虽然雷锋的一生很短暂,但是他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我的体会是“一心一意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雷锋是我的榜样,是一盏灯,一面旗帜,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于是,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了这句话:“我要向雷锋学习,这一辈子要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忠诚于党”。
  通过学习雷锋,我体会到,要想做一个好人,一定要有榜样,我的榜样就是雷锋;同时,还要有信仰,我的信仰就是中国共产党。要想做好事,首先要有爱心,在有爱心的基础上还要有知识,用知识去为人民服务。有了爱心、有了知识还不够,还要有能坚持下去的奉献精神。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大学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北京工作。不久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周恩来同志提出,最高学府也要支援边疆。于是,我们单位成立了三个医疗队,分别要去支援甘肃、青海和西藏。当时我想,西藏最艰苦,所以我要奉献青春,我要去西藏。1970年1月2日,我们从北京出发,踏上了支援西藏卫生事业的路程。
  到了西藏后,我们有六个人分到了昌都类乌齐县一个煤矿工作。这个煤矿在类乌齐县一个光秃秃的山上,海拔有5240米,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当地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到10%,刚到这个地方,我们就感觉呼吸困难,走路像踩在棉花上。这个地方水的沸点特别低,烧到81度就沸腾了,连茶叶都泡不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开展工作是很困难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就是“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孕育于西藏和平解放征程中,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在“老西藏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六个人在煤矿安顿了下来,开展了很多医疗工作。
  在煤矿工作三年后,我们医疗队的其他队员都先后回到了北京。当时,领导找我谈话,想让我留下来。我就想,像我们这样的医生,北京太多,而西藏太少,他们需要我们。于是我就留在了西藏。当时,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为西藏当地的年轻医生补充医学知识。于是,我每天在草坪上给他们讲课。在西藏的31年,我先后走过40多个县,每个县里都能看到我的学生。我可以骄傲地说“我的学生满西藏”。
  在西藏工作期间,我还填补了西藏没有神经外科的空白。我对高原医学非常感兴趣,在西藏的31年,我对高原医学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写了不少论文和书籍。由于取得了很多成绩,在1993年,我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98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为了西藏唯一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可以说,我在西藏的31年,把整个青春献给了西藏人民,献给了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同时,西藏也深深感动着我,西藏的同胞有非常多优秀的品质,在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作用。
  2000年,我从西藏退休回到北京。可以说,“老西藏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决定回到北京要继续传承“老西藏精神”,要让“老西藏精神”注入新时代的内涵。
  二、居民健康的守护者
  退休回到北京后,有几家医院愿意高薪返聘我,可是我觉得我们社区更需要我。因为,在北京的医院里像我这样的医生有很多,但是社区里却很少,所以我谢绝了他们的高薪返聘,志愿为社区的老百姓服务。
  一开始,我在家里、社区办公室、广场上给老百姓看病。后来,在北京市红十字会的大力援助下成立了“叶如陵博爱小屋”。这让我有地方给老百姓看病了。记得有一次,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来找我看病,我给他做了仔细的检查,结果在他肚子上听到了一个血管杂音,我就跟他说,赶快到医院做一个血管B超。后来,B超结果显示,在他腹腔里的一个大血管上长了个大动脉瘤,随时都有破裂的可能,非常危险。医院当时就把他收住院了,后续做了手术,挽救了他的生命。后来,社区里很多人听说了这件事,反响很大,找我看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了。
  还有一次,有个老人脖子不舒服,我说你很可能患有桥本氏甲状腺炎,要去医院做一些详尽检查。这个老人到医院挂了一个专家号,她看见专家第一句话就说,我来看桥本氏甲状腺炎。专家当时给她做了检查,问了病史,开了化验单,几天以后化验单出来了,确诊是桥本氏甲状腺炎。专家给她做了处理,最后问她,你怎么知道你患的是桥本氏甲状腺炎?这位老人说,是我们社区里退休的叶医生说的。专家说,你们社区有这样的医生是你们的福气。
  退休后,我一直坚持义务为社区的老人看病、咨询、送温暖,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在义务看病的同时,我还写了不少适合老人看的文章。我们街道有一份报纸叫《拾香》,每期都有“叶如陵健康一谈”,老百姓非常爱看,很多老人都把它剪下来,装订成册。
  多年来,我还先后在好几所大学讲过课。在课堂上,用我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去启发他们。在我的影响下,有十几位大学生在毕业后去了西藏和新疆工作。
  当年,北京申奥成功后,急需大量人员服务保障。朝阳区红十字会开展了急救培训,因为我是医生,懂急救,经过简单的培训后,我承担起首席急救师的任务,负责给其他人培训。2008年,我作为一名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在奥运场馆参与医疗服务保障。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我被评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和“2008年北京奧运会十大志愿者”。
  2022年我还参加了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服务。我在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中,主要负责两个工作,一是为少年儿童讲解冬奥会的知识;二是对外国友人宣传冬奥会知识。在这期间,我还为年轻的志愿者们讲了党课。这些年轻的志愿者说,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在一个特殊的地点,叶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我们一定积极做好志愿工作,为冬奥会尽一份力。
  进入新时代,我要发挥老党员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要力所能及做一些对党有益的工作。所以,我把爱心小屋当成一个孵化器,为志愿服务创造了一些新模式。2015年,我关注到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11%。同时我在社区也做了一个调研,我们社区的糖尿病发病率达到了9.6%。于是,我在爱心小屋里成立了“糖尿病干预小组”。在街道的支持下、鼓舞下,我们定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还有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监测。此外,我们还为他们讲糖尿病的知识。现在,我们社区附近的两家医院,也定期组织专家到社区为老百姓进行专科的义诊和治疗。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在家里学习了有关新冠病毒的知识。我想光宅在家中还是不行,老不是借口,老是责任,老是榜样,老是担当。虽然我高龄了,但我也要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量,于是我就将我们这栋楼的清洁消毒责任承担下来了,每天给这栋楼进行消毒。
  从2014年起,我每年都要撰写一本《老年保健知识手册》,为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做健康科普服务,目前已经写到第九册了,我准备一直写下去。在疫情期间,人们不能集聚,我就开展了线上义诊,受到了很大的欢迎。老百姓说,一个大夫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不容易,退休后还能创造出新的平台为人民服务,更加不容易。有的学生说,叶老师是社区的活雷锋,是满满正能量,真实阳光的人。
  《人民日报》上有篇文章叫《夕阳,积聚别样“光和热”》。我看了这篇文章后很有感触,我认为,只要愿意为人民服务,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发光和发热。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做到红心向党,初心为民,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我给自己写了一个座右铭:我要做一辈子的好党员,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把我的爱心和知识奉献给我的祖国和人民,直到永远。
  谢谢大家。

(叶如陵: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 全国最美志愿者)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