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彭文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促进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发布时间:2023-03-07

  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从三个方面进行报告。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生态文明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状态;是人类社会对待自然环境的基本态度、理念、认识以及实践,符合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是贯穿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社会进步状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

  下面,我们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三个层面,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一)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中国古代农牧分区,兴修水利进行灌溉,培育作物,有效保障了农田生态安全。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成都平原,使数百万亩农田两千多年来稳产高产,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还促使“天府之谷”美誉绵延不绝。但如果不合理利用土地,植被破坏、过度放牧、陡坡开垦等,就会造成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我们更要保护生态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生态与政治的内在关系,生态系统服务本身就具有公共性、准公共性特性,具有普惠性。生态权益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直接影响人以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权益,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予以决定性影响。生态环境影响着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存境况的重要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美好生活、人民幸福融为一体,生态建设和民生建设统一起来,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绿色共融”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态环境要有保证。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推进绿色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建设生态文明,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这是从发展角度来看,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从全球角度来看,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是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倡导者、践行者。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这是从全球角度看,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客观必然性,是我国资源形势的客观要求,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需要,更是人民所愿、民族兴旺的客观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民生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以及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层面,论述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二)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

  从生态系统角度来看,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的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等圈层的作用越来越深入,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植被、生态系统等陆地表层在发生变化,环流、海平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海洋生态系统在发生变化,因为人类的活动,大气圈也发生变化。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寻求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稳态,建立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之间良性互动的、共同生长的互惠关系,建设形成可持续良性循环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因此,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一定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我们说的绿水青山,是百姓富、生态美的绿水青山,要构建“两山”理念、价值观持续实现的生态文明。因此,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一定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建设自然生态之现代化,人类生活之现代化,绿色发展之现代化。因此,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一定是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前行。从全球角度来看,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人类高质量发展理应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发展,绿色、低碳的发展,人民福祉和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的发展,国际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人民要共同努力,回应时代呼唤,加强全球治理,以创新引领发展,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不断迈进。因此,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一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三)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1.生态文明建设原则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六大原则。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生态文明建设任务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那么,具体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其一,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我们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其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上下同心、齐抓共管,把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三,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

  其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生态文明,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在人民立场之上为人民谋求发展,依靠人民推进发展,让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建设生态文明,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需要;大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利;大力发动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其五,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创新发展、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其六,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同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而努力;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贡献。要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保持绿色发展,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增强责任心,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总体来看,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坚持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加快构建五大生态文明体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系统整体推进,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探索创新发展、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引领全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是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三个层面,和大家共同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二、2022年全国两会热议生态文明建设

  (一)“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鲜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其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其三,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其四,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其五,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沿着“五个必由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深刻阐明我国发展仍具有的战略性的“五个有利条件”:其一,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其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其三,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其四,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其五,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五个有利条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

  (二)基于历史性成就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在2021年工作回顾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包括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1%。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具体来看,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比2015年增长5.8个百分点,超过“十三五”目标2.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达到37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8.8%,超过“十三五”目标10.8个百分点。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蓝天白云的天数越来越多。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由2015年的66%提高到了2020年的83.4%,超过“十三五”目标13.4个百分点;劣V类水体比例由2015年的9.7%下降到了2020年的0.6%,超过“十三五”目标4.4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非常不容易,因为水生态的更新很慢,改善难度很大。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覆盖率为21.63%;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2016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6%,202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了56.1%。2020年全国生态质量优和良的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6.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2.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亟待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虽然我国森林资源连续30多年持续增长,但总体上仍然缺林少绿,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来看,我国29.3%的高等植物、56.7%的脊椎动物、70.3%的大型真菌还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指数(EI3)值为51.7,生态质量“一般”。从全球生态安全来看,人类对地球的作用越来越强烈,生态失衡与物种灭绝、全球变化与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破坏、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增加与粮食不足、淡水与矿产资源枯竭等问题凸显,从全球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十分艰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指出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到2035年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这既是目标又是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21年工作回顾中,指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主要做的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包括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2022年全国两会委员热议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十分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从多方面展开热议。通过梳理整理,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第二,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是从能源的角度提出的。

  第三,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第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一定是百姓富、生态美的生态文明,因此全国两会委员也非常关注如何进一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做到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作用,尤其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形式如何实现、如何转化等问题,两会委员们也十分关注。

  第五,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建设美丽中国。因此,两会委员对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也非常关注。

  第六,构建生命共同体,建设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对如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也非常关注。

  2022年全国两会委员非常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并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不同领域建言献策。

  三、建设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中国故事

  (一)我国生态家园建设的探索

  自古以来中国就非常重视家园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和道家学说主张“天人合一”,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朴素的生态安全观念。《管子•地数》记载,对于封山保护区,左脚进入就断左脚,右脚进入就断右脚。《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中记载,当时制定了春夏秋冬的禁令,规定在生物繁育时期,不准伐木割草、打猎捕鱼等。宋代宋太祖于建隆二年(961年)下达了《禁采捕诏》,禁止在鸟兽鱼虫的繁殖、生长期采捕。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我们就非常重视家园建设。

  改革开放后,我国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形势也日趋严峻。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河流湖泊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物栖息地丧失严重,生态安全形势严峻。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推动了环境污染治理、退耕还林等行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携手共建地球家园。2012年党十八大召开,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将生态安全正式纳入国家安全体系。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新发展阶段建设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中国故事

  中国积极探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推进森林、草原、荒漠、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国土空间优化、生态红线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向好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我国提出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红线观念,以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几年相继印发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关于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等,致力于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一些建设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中国故事。

  1.生物栖息地保护行动

  在美丽家园建设中,我国非常重视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实施了一系列生物栖息地保护行动。

  其一,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国划定32个陆地、3个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29%。在全国建立749个以鸟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和蝴蝶为主要观测对象的观测样区,布设样线和样点11887条(个)。据初步测算,生态保护红线涵盖了约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90%的陆生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其二,优化就地保护体系。2015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三江源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该公园保护面积19.07万平方公里,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是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大尺度保护的典范。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跨吉林、黑龙江两省,与俄罗斯、朝鲜毗邻,保护面积1.41万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境内总面积为4469平方公里。分布着我国境内规模最大、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园内植被类型多样,生态结构相对完整,是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成为跨境合作保护的典范。

  其三,强化生态修复,还生物栖息空间。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基于自然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体现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塞罕坝机械林场几十年的治沙止漠,改变了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生态,筑牢了绿色生态屏障。2017年,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治理实践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其四,维持和修复水生态系统。改善水质,合理管理捕捞和泥沙、砂石采掘,阻止和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维持淡水系统流通性,修复和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地。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已经成为白鹤、江豚等野生动物的天堂。

  2.生物多样性保护

  其一,完善生物迁地保护体系。植物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也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指出,逐步完善迁地保护体系。建立了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较为完备的迁地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建立植物园(树木园)近200个,保存植物2.3万余种;建立250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其二,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对大熊猫、亚洲象等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40年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已经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这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果和成功案例。

  其三,推动“动物友好型”行动,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事。我国不断加强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宣传教育。藏羚羊穿越的青藏铁路廊桥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首次为野生动物修建通道,更令人感动的是,相关施工单位克服重重困难把生态立体防护贯穿于青藏铁路施工过程始终。2021年,十几头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这一群亚洲象离开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一路北上,整整17个月的象群迁徙,跋涉1300多公里,整个过程牵动着国人的心,也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截至2021年8月8日,云南省共出动警力和工作人员2.5万多人次、无人机973架次、布控应急车辆1.5万多台次,疏散转移群众15万多人次,投放象食近180吨。象群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和惊吓,它们悠然自得,全部安然无恙回归。

  3.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国坚决向污染宣战,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优化了物种生境,恢复了各类生态系统功能,有效缓解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压力。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其一,持续推进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协同控制。以北京为例,“十三五”以来,北京市聚焦细颗粒物(PM2.5)污染,深化“一微克”行动,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被纳入联合国环境署“实践案例”。

  其二,持续推进水生态治理。持续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大黑臭水体消除力度,加强海岸及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太湖2007年爆发蓝藻危机,经连续十多年治理,从水域到岸上,城乡污水处理、工农业污染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以及太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等举措,已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的目标。

  其三,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直接关系着人们的食物安全,因此更要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在政策法规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相继发布,提出建设“无废城市”,垃圾分类等工作也抓得很紧。2020年,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举个例子,新疆全力依法防治土壤污染,自2017年起,自治区生态环境部门每年印发《自治区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并在其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通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治理、秸秆综合利用、残膜回收利用等重点工程,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为建设美丽新疆、供给优质农产品作出贡献。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循着“五个必由之路”,用好“五个有利条件”,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繁荣、热爱自然情怀、科学治理精神、携手合作应对,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让我们一起不断地、持续地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同努力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彭文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彭文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促进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发布时间:2023-03-07

  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从三个方面进行报告。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生态文明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状态;是人类社会对待自然环境的基本态度、理念、认识以及实践,符合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是贯穿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社会进步状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

  下面,我们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三个层面,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一)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中国古代农牧分区,兴修水利进行灌溉,培育作物,有效保障了农田生态安全。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成都平原,使数百万亩农田两千多年来稳产高产,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还促使“天府之谷”美誉绵延不绝。但如果不合理利用土地,植被破坏、过度放牧、陡坡开垦等,就会造成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我们更要保护生态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生态与政治的内在关系,生态系统服务本身就具有公共性、准公共性特性,具有普惠性。生态权益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直接影响人以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权益,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予以决定性影响。生态环境影响着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存境况的重要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美好生活、人民幸福融为一体,生态建设和民生建设统一起来,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绿色共融”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态环境要有保证。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推进绿色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建设生态文明,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这是从发展角度来看,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从全球角度来看,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是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倡导者、践行者。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这是从全球角度看,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客观必然性,是我国资源形势的客观要求,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需要,更是人民所愿、民族兴旺的客观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民生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以及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层面,论述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二)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

  从生态系统角度来看,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的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等圈层的作用越来越深入,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植被、生态系统等陆地表层在发生变化,环流、海平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海洋生态系统在发生变化,因为人类的活动,大气圈也发生变化。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寻求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稳态,建立自然、经济、社会系统之间良性互动的、共同生长的互惠关系,建设形成可持续良性循环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因此,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一定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我们说的绿水青山,是百姓富、生态美的绿水青山,要构建“两山”理念、价值观持续实现的生态文明。因此,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一定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建设自然生态之现代化,人类生活之现代化,绿色发展之现代化。因此,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一定是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前行。从全球角度来看,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人类高质量发展理应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发展,绿色、低碳的发展,人民福祉和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的发展,国际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人民要共同努力,回应时代呼唤,加强全球治理,以创新引领发展,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不断迈进。因此,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一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三)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1.生态文明建设原则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六大原则。

  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生态文明建设任务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那么,具体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其一,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我们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其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上下同心、齐抓共管,把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三,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

  其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生态文明,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在人民立场之上为人民谋求发展,依靠人民推进发展,让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建设生态文明,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需要;大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利;大力发动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其五,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创新发展、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其六,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同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而努力;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贡献。要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保持绿色发展,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增强责任心,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总体来看,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坚持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加快构建五大生态文明体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系统整体推进,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探索创新发展、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引领全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是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三个层面,和大家共同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二、2022年全国两会热议生态文明建设

  (一)“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鲜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其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其三,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其四,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其五,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沿着“五个必由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深刻阐明我国发展仍具有的战略性的“五个有利条件”:其一,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其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其三,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其四,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其五,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五个有利条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

  (二)基于历史性成就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在2021年工作回顾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包括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1%。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具体来看,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比2015年增长5.8个百分点,超过“十三五”目标2.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达到37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8.8%,超过“十三五”目标10.8个百分点。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蓝天白云的天数越来越多。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由2015年的66%提高到了2020年的83.4%,超过“十三五”目标13.4个百分点;劣V类水体比例由2015年的9.7%下降到了2020年的0.6%,超过“十三五”目标4.4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非常不容易,因为水生态的更新很慢,改善难度很大。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覆盖率为21.63%;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2016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6%,202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了56.1%。2020年全国生态质量优和良的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6.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2.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亟待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虽然我国森林资源连续30多年持续增长,但总体上仍然缺林少绿,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来看,我国29.3%的高等植物、56.7%的脊椎动物、70.3%的大型真菌还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指数(EI3)值为51.7,生态质量“一般”。从全球生态安全来看,人类对地球的作用越来越强烈,生态失衡与物种灭绝、全球变化与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破坏、自然灾害频繁、人口增加与粮食不足、淡水与矿产资源枯竭等问题凸显,从全球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十分艰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指出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到2035年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这既是目标又是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21年工作回顾中,指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主要做的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包括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2022年全国两会委员热议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十分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从多方面展开热议。通过梳理整理,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第二,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是从能源的角度提出的。

  第三,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第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一定是百姓富、生态美的生态文明,因此全国两会委员也非常关注如何进一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做到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作用,尤其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形式如何实现、如何转化等问题,两会委员们也十分关注。

  第五,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建设美丽中国。因此,两会委员对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也非常关注。

  第六,构建生命共同体,建设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对如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也非常关注。

  2022年全国两会委员非常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并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不同领域建言献策。

  三、建设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中国故事

  (一)我国生态家园建设的探索

  自古以来中国就非常重视家园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和道家学说主张“天人合一”,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朴素的生态安全观念。《管子•地数》记载,对于封山保护区,左脚进入就断左脚,右脚进入就断右脚。《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中记载,当时制定了春夏秋冬的禁令,规定在生物繁育时期,不准伐木割草、打猎捕鱼等。宋代宋太祖于建隆二年(961年)下达了《禁采捕诏》,禁止在鸟兽鱼虫的繁殖、生长期采捕。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我们就非常重视家园建设。

  改革开放后,我国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形势也日趋严峻。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河流湖泊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物栖息地丧失严重,生态安全形势严峻。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推动了环境污染治理、退耕还林等行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携手共建地球家园。2012年党十八大召开,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将生态安全正式纳入国家安全体系。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新发展阶段建设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中国故事

  中国积极探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推进森林、草原、荒漠、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国土空间优化、生态红线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向好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我国提出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红线观念,以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几年相继印发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关于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等,致力于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一些建设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中国故事。

  1.生物栖息地保护行动

  在美丽家园建设中,我国非常重视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实施了一系列生物栖息地保护行动。

  其一,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国划定32个陆地、3个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29%。在全国建立749个以鸟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和蝴蝶为主要观测对象的观测样区,布设样线和样点11887条(个)。据初步测算,生态保护红线涵盖了约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90%的陆生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其二,优化就地保护体系。2015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三江源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该公园保护面积19.07万平方公里,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是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大尺度保护的典范。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跨吉林、黑龙江两省,与俄罗斯、朝鲜毗邻,保护面积1.41万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境内总面积为4469平方公里。分布着我国境内规模最大、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园内植被类型多样,生态结构相对完整,是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成为跨境合作保护的典范。

  其三,强化生态修复,还生物栖息空间。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基于自然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体现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塞罕坝机械林场几十年的治沙止漠,改变了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生态,筑牢了绿色生态屏障。2017年,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治理实践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其四,维持和修复水生态系统。改善水质,合理管理捕捞和泥沙、砂石采掘,阻止和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维持淡水系统流通性,修复和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地。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已经成为白鹤、江豚等野生动物的天堂。

  2.生物多样性保护

  其一,完善生物迁地保护体系。植物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也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指出,逐步完善迁地保护体系。建立了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较为完备的迁地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建立植物园(树木园)近200个,保存植物2.3万余种;建立250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其二,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对大熊猫、亚洲象等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40年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已经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这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果和成功案例。

  其三,推动“动物友好型”行动,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事。我国不断加强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宣传教育。藏羚羊穿越的青藏铁路廊桥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首次为野生动物修建通道,更令人感动的是,相关施工单位克服重重困难把生态立体防护贯穿于青藏铁路施工过程始终。2021年,十几头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这一群亚洲象离开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一路北上,整整17个月的象群迁徙,跋涉1300多公里,整个过程牵动着国人的心,也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截至2021年8月8日,云南省共出动警力和工作人员2.5万多人次、无人机973架次、布控应急车辆1.5万多台次,疏散转移群众15万多人次,投放象食近180吨。象群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和惊吓,它们悠然自得,全部安然无恙回归。

  3.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国坚决向污染宣战,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优化了物种生境,恢复了各类生态系统功能,有效缓解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压力。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其一,持续推进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协同控制。以北京为例,“十三五”以来,北京市聚焦细颗粒物(PM2.5)污染,深化“一微克”行动,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被纳入联合国环境署“实践案例”。

  其二,持续推进水生态治理。持续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大黑臭水体消除力度,加强海岸及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太湖2007年爆发蓝藻危机,经连续十多年治理,从水域到岸上,城乡污水处理、工农业污染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以及太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等举措,已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的目标。

  其三,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直接关系着人们的食物安全,因此更要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在政策法规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相继发布,提出建设“无废城市”,垃圾分类等工作也抓得很紧。2020年,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举个例子,新疆全力依法防治土壤污染,自2017年起,自治区生态环境部门每年印发《自治区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并在其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通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治理、秸秆综合利用、残膜回收利用等重点工程,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为建设美丽新疆、供给优质农产品作出贡献。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循着“五个必由之路”,用好“五个有利条件”,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繁荣、热爱自然情怀、科学治理精神、携手合作应对,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让我们一起不断地、持续地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同努力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彭文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